別擔心,苦難會比你更快地繳械投降
在與苦難做斗爭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感到身心俱疲,似乎已經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哪怕再多堅持一會兒,也會因為支撐不住而倒下。因此,你一邊苦苦支撐著,一邊問自己:我還能堅持多久,我還應該堅持多久?在這個緊要關頭,只要心中稍有懈怠,你就很容易失去信心,放棄努力,向苦難繳械投降。這樣的念頭最好一絲也不要有。每當想要動搖的時候,你要堅定不移地告訴自己:苦難一定會比我先投降!這樣想來,你就知道自己是最終的勝利者,也會有更多的信心、勇氣與毅力,去戰勝苦難,超越困難。
沒有誰的人生是容易的。一年有四季的輪回,春種夏耘秋收冬藏,每一個季節都有每一個季節的任務,在春天播種之后,我們必須等到秋天才能收獲。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不曾經歷過艱難的跋涉,如果沒有用心地經營生活,我們就不可能在生活中成長,更不可能成為人生的強者。
不可否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的確會讓人抓狂。因為很多時候,失敗不但打擊我們的信心,也會消磨我們的斗志。因此,為了更好地面對未來,為了全力以赴經營好人生,我們必須把失敗踩在腳下,我們必須把失敗作為階梯,踩著失敗不斷地向上攀登。發明大王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嘗試了一千多種材料作為燈絲使用,進行了七千多次實驗。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堅持,他才能夠在每次失敗之后都繼續嘗試,也才能夠在最后一次失敗之后獲得成功。記住,沒有人會一蹴而就獲得成功,有些人的成功看似很容易就獲得,實際上別人的成功都是在經歷努力和煎熬之后才獲得的。成功的道路總是很難走,但是越是難走的道路,越說明我們都在走上坡路。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說明我們要堅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熬過坎坷,熬過困境,讓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和成長,讓自己被自己感動。
正如人們常說的,成功就是比失敗再多嘗試一次。沒有人知道成功將會在何時到來,既然如此,就不要放棄,而是要一往無前努力進取。只有熬過無邊的黑暗,我們才能迎來黎明;只有熬過漫長的寒冬,我們才能迎來春暖花開。
很多人都喜歡看畢淑敏的小說,卻很少有人知道畢淑敏本是一名軍人。1969年,畢淑敏17歲時,就響應國家的號召,和其他戰友一起奔赴新疆,去建設邊疆。當時的交通條件遠不如現在這么便利,他們經歷了6天的長途奔波,才到達新疆喀什。有一部分戰友留在了喀什,而畢淑敏和其他5個女兵,卻要繼續朝藏北前進。喀什的海拔是3000米,她們要去的地方海拔是6000米的阿里。初到阿里,畢淑敏覺得很難受,但是她沒有后悔過,很快就努力適應了當地的環境。
時間轉眼過去兩年,在1971年,畢淑敏和戰友們進行野外拉練。她們每個人都背負著30千克的戶外裝備,在零下40攝氏度的天氣里,穿越無人區。無人區有120里,而且全境沒有水源可以飲用。從凌晨3點鐘出發,到下午3點鐘的時候,畢淑敏到達了身體的極限,她的嗓子干得似乎要冒煙,渾身的骨頭好像要散架了。此時,她想到了死。可想而知,畢淑敏當時承受的痛苦有多么大,在沒有敵人威脅的情況下,她居然想到了要以死作為解脫。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戰友們之間有繩索相連,當她想要跳下懸崖的時候,才意識到一定會牽連和她捆綁在一起的戰友。就這樣的一轉念,畢淑敏錯過了最適合自殺的懸崖,此后,她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自殺地點,并且在麻木的堅持中于天黑的時候到達了目的地。畢淑敏如釋重負,經過充分的休息,發現自己好著呢,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從此之后,她就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精神不崩潰,就沒有什么困境是我們不能堅持下來的。”軍旅生涯讓畢淑敏有了深刻的人生體驗,從部隊退伍之后,她成了一名作家,筆耕不輟,用文字給人們的心靈療傷。
沒有誰的人生始終都是蜜里調油,也沒有誰的人生始終都陷入在絕境之中無法擺脫。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人生之中遭遇苦難是常態,只要心底有希望,對于人生也有信心,我們就能戰勝苦難。
也有人說,人生就像是打牌,誰也不知道自己抓在手里的是好牌,還是壞牌。但是,一旦這張牌抓在了手里,我們就無法再去改變,而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牌打好。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感到艱難,不要放棄,不要懷疑自己,而是要勇敢前行,這樣我們才會在飽經磨難后,綻放精彩人生!
上一篇:別強制打壓,理智對待孩子的早戀行為
下一篇:別無選擇時,也不要讓自己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