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眼前的機遇
有下面幾個故事都能說明機遇就只垂青那些勤于思考的人,善于觀察的人。
吉利在未發明刀片之前,是一家瓶蓋公司的推銷員。20年來,他一直都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將省下來的錢全用在發明研究中。但是20年過去了,他依舊一事無成。
在1985年,吉利到保斯頓市去出差,提前一天買了火車票。第二天,他起床遲了一會兒,匆忙洗漱,然后刮胡子。旅店的服務員急忙跑進來:“先生,還有5分鐘,火車就開了!”
吉利一聽,太緊張以至手開始哆嗦,不小心將嘴巴刮傷了。這件事讓吉利開始思考:“若發明一種不容易傷皮膚的刀子該多好啊,那一定會大受歡迎。”
于是吉利開始著手這項研究。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以后,吉利終于發明了安全刀片,到目前這種安全刀片我們仍在使用。吉利也因此成為了世界安全刀片大王。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個叫津蒲曼的窮畫家。他的畫具非常簡單,只有一只削得已經很短的鉛筆。有一天,津蒲曼正在畫畫,要修改時,找不到橡皮,他費了很大的勁才找到,但是,鉛筆卻又不知放哪兒了。
于是,津蒲曼又開始找鉛筆,找到之后,為防止再發生此類情況,他干脆把橡皮系在了鉛筆的尾端。但是,沒一會兒,橡皮就掉了。最后,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用一小塊薄鐵片,將橡皮與鉛筆包在了一起。
果然,用這個方法非常管用,為津蒲曼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他為這項小發明申請了專利,并賣給了一家鉛筆公司,并因此獲得了55萬美元,從此他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豪富鴻池是日本大阪的十大財閥之一,但是,開始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商販。有一天,鴻池與他的傭人發生了爭執。傭人隨手抓起了一把火爐灰揚起,大部分落入了濁酒桶里。那時日本酒都是濁的,還沒有像今天所喝的清酒。
第二天,鴻池發現,在酒桶的底部有一層沉淀物,上面的酒卻非常的清澈,這一現象令他驚訝不已。他試著嘗了一口,味道也很不錯。后來,他對此現象作了反復的研究與論證,發現石灰有過濾濁酒的作用。
有了這一發現之后,鴻池制成了酒精,這就為他成為后來的大富翁創造了機遇。這還要感謝那位與他爭吵的傭人呢!但最重要的是鴻池并沒有放過那一特殊的現象,最終的成功還是得益于他的不懈的研究!
這樣的例子還很不少,輪滑鞋的發明也是其中一個例子:扎克,住在紐約,是當地的一名公務員,整日無所事事。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滑冰。
冬天,在紐約到處都可以結冰。只要他一有空,就要到戶外去滑冰,他對此有一種瘋狂的愛好。但是一到夏天,他就無法滑了,因此他感到很無聊。
在紐約有室內冰場,但是這需要花錢才能夠進入,對滑冰有如此嗜好的扎克來說,一兩次的滑冰根本無法滿足他,然而作為一個公務員,收入又極其有限,不能經常去,所以只好待在家里,那種碌碌無為的感覺是很不好受的。
有一天,他突然產生了一種想法:若在鞋子底下安裝輪子,就可以代替冰鞋了。那只要普通的平坦的路就能夠當成冰場了。于是,在準備了幾個月之后,他與朋友一起合作開了一家制造rollerskat的小工廠。
令他難以置信的是,產品剛一投放市場,就受到人們的歡迎,并逐漸擴大銷售領域,最終被全世界人們所接受,并成為十分暢銷的商品。不出一段時間,他就成為了百萬富翁。
以上種種事實證明,機遇對于一個成功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但是,機遇并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它是只垂青那些勤于思考的人,善于觀察的人。否則,有千千萬萬的人都刮胡子、用鉛筆,但發明安全刀片,帶橡皮頭鉛筆的人卻只有一個。
對生活多加留意吧,下一個成功者可能就是你!
上一篇:抓住機遇的尾巴
下一篇:擁有智慧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