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火取暖的快樂
我的生活常常在忙亂中度過。光是今天早上,我就用傳真機送了兩份文件,回復了留下的七項口信,又在電腦上忙個不停。
到了10時左右,天上忽然烏云密布,冷空氣從河面襲來。我放下手頭的工作,生火取暖。生火的過程使我松弛下來、生活步伐減慢,這正是我所要的。
屋外滿堆楓木、雪松和榆木,都是我買回來或者從廢物堆撿回來的。我朝一大堆清香撲鼻的雪松揮動大斧,對自己這個必須妥為適應大自然的血肉之軀充滿信心。
我改用一把較小、較銳的斧頭把細枝劈下,用來助燃,然后把一片片薄松木放在火爐里的一些紙團上,擦亮火柴。忽然間紙團和松木爆出艷麗的橙黃色火焰。我又小心翼翼把劈開的雪松短柴放上去,家里頓時彌漫著木柴燃燒的強烈氣味,聞起來純凈舒暢;隨后柴枝散發干燥、潔凈的暖意,滲進身上每一個毛孔。
我從未想過自己竟然會花很多時間找尋木柴,拖回家堆放,還要劈開生火。在我成長的年歲,只需轉動家里墻壁上一個旋鈕,便一室立即暖和,把刺骨嚴寒隔開。
我還聽過祖父母那個年代令人傷感的故事:爐子太舊,而且爐管又薄又破,他們要整晚輪流守著火爐,以免房子燒毀。不知如何,我竟然也愛上燒柴生火,而且忠心不渝。
我30歲才學著去生火。我在拍賣會里買到一個高大寬闊的壁爐,這令我想起整晚守著爐火的祖父。爐頂有個洞,用以投入各種東西:紙張、助燃柴枝、短柴。爐子的上面有一扇因日久生銹而不能開啟的小門,門上有個小窗,供人察看火勢。
街坊有個老婆婆給了我一番指點:把報紙搓成十四個球,找來十七八根助燃柴枝。點起火,候五分鐘,再加一小塊特干的短柴,然后靜心等候,等運氣。第一次生起爐火時,我極感自豪,簡直得意忘形。花小小的功夫就創造出這么美、這么實用而又使人思潮起伏的東西,我興奮極了。
二十年后,今天我明白了,生火其實是很神奇的事。有時成功,有時失敗。我用過沒干透的助燃柴枝,短柴猶帶綠色,卻仍可以生起火;也有用過干透助燃枝和短柴生火而生不成的經驗。
今天晚一點,我會到屋外取更多木頭進來,然后看著藍色輕煙如羽飄出煙囪外,飄進樹林。我想到,我生的火讓我這匆促一生和數千年前的祖先聯系起來,不禁欣然。我的手也像先人的手般長了繭;此外,我肩膀也會疼痛,有時后腰因辛勞過度而疼痛。
我有些朋友說,燒柴取暖太麻煩了。怎會麻煩?適愜意?有什么其他事我做了就可以使我完全放松平靜下來的?還有什么其他工作能夠考驗我的力量?
生火不用我犧牲什么,也不是負擔。它是一種儀式,給我帶來美感、力量和知識,是我生活舞臺上每天一場的小小表演。隨之而來的,不僅是予我溫暖,也予我信心,讓我知道我有能力給自己取暖。我為自己帶來了火焰,同時也是這火焰的守護者,每一次生火,其中神奇總教我既自豪又興奮,像我第一次生火成功時那樣。
上一篇:生命需要什么
下一篇:相信自己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