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貴己養生術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醫學家和養生家。他小時候體弱多病,因而他深知疾病纏身的痛苦。所以,孫思邈從小就立志學醫,他要做一個能夠治病救命的好醫生。
當孫思邈看到許多老百姓生了病,因為沒有錢醫治,悲慘死去的時候。他就暗暗下定決心,要認真學習醫術,去搶救成千上萬的病人。
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都曾經授予過孫思邈官職,但都被他一一謝絕了。他甘愿在鄉里行醫,為窮苦百姓解除疾苦。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醫道精湛、醫德高尚的民間醫生,把他尊稱為“藥王”。
醫學與養生學是密不可分的,大醫學家孫思邈對養生學也頗有研究。孫思邈崇奉道教,他繼承了不少道家的養生方法,可他畢竟是一個醫生,懂得人要適時而動,以調和榮衛,舒暢血脈。
飯后行步、摩腹,是孫思邈對古人飲食養生方法的一個發展,他提出了飯后要行步、摩腹的主張。飯后摩腹、行步,有助于加強腸胃蠕動,有助于消化液分泌,從而使食物得到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增強機體內的營養物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以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孫思邈既勤于鍛煉,又講究衛生。他每天都會做氣功,鍛煉身體。他還經常到野外去采藥,呼吸新鮮空氣。孫思邈認為:早晨宜吃粥,晚飯莫過飽;飯后要做適當的活動,并以手輕揉腹部;千萬不要醉酒,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發怒;不要認為人的壽命長短是命中注定的,這在于自己是否能夠善于調節養生。
孫思邈的養生之方是十分豐富的,他集古人養生之大成,從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出發談養生之道,并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使之系統化,在人類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因此說,孫思邈不愧為我國古代的養生專家。
上一篇:堅持就會有轉機
下一篇:宋定伯巧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