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是做人的原則
琳達向來為人誠實正直。從前她一直沒有仔細考慮過這條黃金準則:“倘若你想人家怎樣待你,你就應以怎樣的方式對待人家。”她越想就越覺得自己沒能隨時隨刻恪守這條準則。最終,她只能向媽媽請教這一準則的含義。
媽媽說:“它首先意味著要摒棄任何私心。一個愛鄰居勝于愛自己的人是不會將不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強加給鄰居的。我們不僅不能去做那些事,而且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也要和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們的態度一致。記住,抵制住折磨我們的誘惑要比指責別人的過錯困難得多。”
媽媽繼續說:“有的人可能非常誠實,但卻很自私。因此,這條準則的含義不僅僅是誠實而已。除了正直,它還要求我們必須善良。那個好撒爾利人的故事恰好充分地解釋了它的含義。故事里的那個人經過一個受傷的人,卻對他視而不見,不向他提供任何幫助。那人或許非常誠實,但卻不愿為可憐的陌生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琳達仔仔細細地思考著媽媽所說的話。當她回想自己從前的行為時,她的臉漲紅了,雙眼里流露出慚愧的神色,自己過去的很多自私以及不友好的小舉動一下子浮現在她的腦海里。她決定,今后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牢記用黃金準則去處理。
不久以后,一個考驗琳達的機會出現了。農場主湯普森的小店里有很多寄宿的人,琳達的媽媽每周都給他們代洗衣物,報酬僅五美元。一個周六的晚上,琳達像往常一樣去那兒替媽媽領錢。她在馬廄里遇到這位農場主。
顯然他正處于氣頭上,那些總和他討價還價的馬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他手里的錢包打開了,被鈔票塞得鼓鼓的。當琳達問他要錢時,他沒有像從前那樣訓斥她,說她打擾了正在忙碌的他,而是馬上將一張鈔票遞給了她。
琳達暗暗高興自己能這么輕易地逃過一關,她急忙走出馬廄。到了路上,她停下來,拿針將錢小心翼翼地別在圍巾的褶皺里。這時她看到湯普森給了她兩張鈔票,而不是一張。她往四周望了望,發現附近沒有人看到她。
琳達的第一反應是為得到了這筆飛來橫財而興奮不已。“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買一件新的斗篷送給媽媽,媽媽就能把她那件舊的給瑪麗姐姐了。這樣,明年冬天瑪麗就能同我一塊兒去上學了。說不定還可以給弟弟湯姆買雙新鞋呢。”
過了一陣子,她又認為這筆錢一定是湯普森在給她時拿錯了,她沒有權利使用它。正當她這樣想時,一個充滿誘惑的聲音說:“這是他給你的,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是想要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你呢?拿去吧,他絕對不會知道的。就算是他弄錯了,他那大錢包里有那么多張5元鈔票,他也絕不會注意到的。”
琳達一邊往家走,一邊進行著激烈的思想斗爭。她一路上都在思考著是拿這筆錢買享受重要呢,還是誠實重要。當她經過家門前那座小橋時,她看到了她與媽媽說話時坐的那把滿是斑斑銹跡的椅子。她的耳邊立刻響起了黃金準則:“你想要人家怎樣對你,你就得怎樣對人。”
琳達猛地轉過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讓她差點連氣都喘不過來了,仿佛是在逃離什么無形的危險。就這樣,她徑直跑回了農場主湯普森的店門口。那個粗魯的老人見她又一次出現在他面前,忍不住驚訝地問:“你這回又有什么事呢?”
“先生,你給我的鈔票不是一張,而是兩張。”琳達一邊顫抖,一邊回答。
“什么?兩張?我看看,的確是兩張。難道你剛剛發現嗎?為何不早點把它送回來?”
琳達臉紅了,她低下頭,沒有回答。
“我猜,你是想留下它自己用吧。”湯普森說,“唉,幸好你媽媽比你誠實,否則我可要白白丟掉五美元了。”
“我媽媽完全不知道有這回事。”琳達說,“我在到家之前就把錢送回來了。”
老人注視著眼前這個小女孩,當他看到一顆顆淚珠順著孩子的臉頰滾落下來時,被她的難受觸動了。老人從口袋里取出一先令遞給了琳達。
“不,謝謝您,先生。”琳達抽泣著說,“我不能僅僅因為做了件正確的事就得到報酬。我唯一希望的是,您不要把我看成是一個不誠實的人,因為那對我來說的確是個巨大的誘惑。先生,如果您曾看到過自己最愛的人連尋常的生活用品都買不起的話,您就能知道,要時刻做到對待別人就像希望別人如何對待自己一樣,對我們來說是多么的困難。”
此時,這個一向自私的老人也深受感動。他對琳達道了晚安,接著回到了屋子里。他喃喃自語道:“這世上有些人雖然年紀小,但卻非常明白事理。”
老人也為自己的所為感到羞愧。琳達如釋重負地回到了她那簡陋的家中。后來,她成了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在她的一生中,她從沒有忘記過她是如何抵制住那次誘惑的。
人生中,無論做什么,都要抱著一種求真的態度。我們往往追求代表真實的人和事物,因為它代表著最崇高的美德,那就是誠實與正直。
上一篇:誠實折射心靈之光
下一篇:說出你心中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