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才能看清腳下的路
大凡人立身處世,都懂得不能太爭強,太好勝。讓一招、退一步、低低頭是常有的事。學會低頭,懂得敬畏,是最高的做人境界。因為把自己放低,就會懂得內斂與謙和,不僅會贏得他人敬重,還可與他人和諧相處。
很久以前,有個年輕人一心一意要學畫畫,他走遍大江南北,想找一個名師,但幾年過去了,年輕人仍然沒有找到一位能夠讓他心滿意足的老師。
后來他終于找到一個名師,他告訴名師,自己走南闖北幾年來,見到的許多名師都是徒有虛名,有些名師的畫技甚至不如他呢。
名師聽了,淡淡一笑說:“我其實技法也很一般,但頗愛搜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你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你為我留下一幅墨寶吧。”說罷,便吩咐助手拿了筆、墨、硯和宣紙。他希望年輕人能給他畫一個茶杯、一個茶壺。
年輕人欣然同意,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出了一個傾斜的茶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茶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注茶水來,注入茶杯中。
年輕人問名師:“這幅畫您滿意嗎?”
名師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你畫得確實不錯,只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位置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
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涂,都是茶壺往茶杯里注水,哪有茶杯在上、茶壺在下的?”
名師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是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高手們的茶壺還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
確實,澗谷因為低下,才能容納百川入流;人要把自己放低,才能接受吸取他人的智慧和經驗。一個人在走路時要不時低頭朝下看路,不然就會被腳下的“坑坑洼洼”絆倒,甚至掉進“陷阱”之中。
當今,能低頭看“路”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因此不把腳下的“路”看在眼中,常有人因此而“跌跤”、“摔跟頭”。其實人生之路,無時不在變化,“小坑小洼”常有,“大坑大洼”也能見到,所以,只有經常“低下頭走路”,才能避免“路上的大小陷阱”,人生之路走起來才會更順當。
“低頭”、退讓不是“妥協”,不是忍氣吞聲,委曲求全。暫時的“低頭”、退讓是審時度勢,蓄勢待發,是為了更好地把事做好。
上一篇:《人的一生要輕載》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你愿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知取舍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