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像
世間的事有時是很奇怪的,就比如下面這件事。
傳說,玉皇大帝在天上待煩了,便下到人間。有一天,他變成一個老頭,來到一家店鋪,看到一尊自己的坐像,青銅所鑄,像極自己,于是非常高興,想買下來,可店鋪老板一看他衣冠華麗,堅持這尊像要2000元,少一文都不行,玉皇大帝無論怎么講價,店老板就是咬定價錢不松口。玉皇大帝依依不舍離開店鋪。
玉皇大帝回到旅店,對他9個隨從談起此事,隨從們很著急,問他打算以多少錢買下它,玉皇大帝說:“500元。”隨從們大為吃驚:“那怎么可能?”玉皇大帝說:“你們都去,我肯定最終能買回來。”
第一天,一個隨從來到店鋪里和老板講價,1600元,老板想起昨天那個老頭想買像,雖說沒買萬一還回來呢?于是堅決不賣,第一個隨從未果回旅店。
第二天,第二個隨從來到店鋪和老板講價,咬定1200元不放,店老板想起昨日1600元想買佛像的人,依舊不賣,第二個隨從未果返回旅店。
就這樣,直到最后一個隨從,在第九天去店鋪買像時所給的價錢已經低到了200元。眼見為這尊坐像每天都有人問價,但給的價錢卻一天比一天低,店老板很是著急,每一天他都后悔,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價格將此像賣給前一個人。
店老板深深地責怪自己太貪心。到第十天時,他在心里不住地說,今天若再有人來買或問這尊坐像,無論給多少錢我都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玉皇大帝來到店鋪,說要出500元買下坐像,店老板高興得不得了,他認識這個想買坐像的老頭,他想起好多天前這個人就想買。他十分高興,他不想講價了,當即出手,高興之余另贈玉皇大帝龕臺一具。
玉皇大帝拿著那尊坐像,付了錢,謝絕了龕臺,單掌作揖笑曰:“凡事有度,一切適可而止啊!”
“欲望”,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正常心理,只是很多人對“欲望”心理不設限制,對“欲望”無所禁忌地追求。這種追求實際上是放縱自己,是一種對自己的極不負責任。
故事中店老板的“欲望”是要將商品多賣錢,于是為了得到更多錢,不顧買方承受心理漫天要價,而買東西的玉皇大帝的“欲望”是少花錢,于是盡量想以低價獲得。他們兩人“欲望”的本質沒有區別,只是“欲望”的出發點不一樣。但“凡事有度,適可而止”是對控制“欲望”最通用的法則。
賺錢要賺“良心錢”,絕不能“漫天要價”或“坐地還錢”,因為賺錢要合理;講價要講“真心價”,不能隨性張口壓價,或一味貶低商品價值,以達到個人“占便宜”目的。
上一篇:《為自己而活》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互換生活》知取舍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