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障目
人的一生要遇到數(shù)不清的問題,有容易解決的,有不容易解決的,有的甚至要做出放棄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人如果一葉障目,不能全局考慮問題,就會犯顧此失彼的錯誤。
從前,楚國有個書呆子,家里很窮。一天,他正在看書,忽然看到書上寫著:“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時用來遮身的那片葉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體隱蔽起來,誰也看不見。”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葉子,那該多好呀!”?
從這天起,他整天在樹林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尋找螳螂捉知了時藏身的葉子。終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隱身在一片樹葉下捕捉知了,他興奮極了,猛一下?lián)渖先フ履瞧~子,可是,他太激動了,一不小心那葉子掉在地上,與滿地的落葉混在一起。
他呆呆地看了一會,拿來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葉全都收拾起來,帶回家去。回到家里他想:怎樣從這么多葉子中找出可以隱身的葉子呢?
他決心一片一片試驗。于是,他舉起一片樹葉遮住自己問他的妻子說:“你能看得見我嗎?”
“看得見。”他妻子回答。
“你能看得見我嗎?”他又舉起一片樹葉遮住自己說。
“看得見。”妻子耐心地回答。
他一次次地問,妻子一次次回答。到后來,他妻子厭煩了,隨口答道:“看不見啦!”
書呆子一聽樂壞了。他拿了“看不見”的那片樹葉,來到街上,用樹葉擋住自己,當(dāng)著店主的面,伸手取了店里東西就走。
店主驚奇極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縣官覺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lián)寲|西,便問他究竟是怎么回事,書呆子說了原委,縣官不由地哈哈大笑,把他放回了家。
這就是一葉障目成語的由來。
一葉障目是指看問題片面,看不到事物的全貌,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體或整體。
一葉障目,常與“不見泰山”相連。意思是做事要動腦筋,不能盲目聽從他人的意見,要站得高,看得遠,處理問題要全盤考慮,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也說明,世上的路有千萬條,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千萬種。
上一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知取舍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