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別人立場上想一想
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應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愿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所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強加在別人頭上。
著名作家柏楊先生曾說:“我們盼望的是,每個中國人都應有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的教養。珍惜友情,愛護自己所愛的。除非必要,不再輕易托人帶東西、買東西,這也是一個開端。嗚呼,別把自己的面子,建立在困擾別人的行為上。”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應該多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也就是俗話中說的將心比心,以己度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應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愿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所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強加在別人頭上。
戰國時期,楚、魏兩國交界,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在各自的空置土地里種了瓜菜。魏國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喜人;而楚國的亭卒懶惰,不務農事,瓜秧瘦弱,與魏亭瓜田的長勢有天壤之別。楚國的亭卒心生忌妒,于是,一晚乘著夜色偷跑過境,把魏亭的瓜秧全扯斷了。
第二天,魏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全被人扯斷了,氣憤難平,報告給邊縣的縣令宋就,請示說也要去把楚亭的瓜秧扯斷。宋就說:“這樣做當然很解氣,可是,我們明明不愿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那么為什么再反過去扯斷別人的瓜秧呢?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而且,你們這樣做,一定不能讓他們知道。”魏亭的人聽了縣令的話后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辦了。
漸漸的,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好過一天,仔細觀察后發現每天早上瓜田都被人澆過了,而且是魏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亭卒們的報告后,感到十分慚愧和敬佩,于是把這件事報告給了楚王。
楚王聽說這件事后,感于魏國人修好的誠意,特備重禮送給魏王,以示自責。兩個國家成了友好的鄰邦。
人往往是自私的,倘若從現在起摒棄私心,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身邊的朋友就會越聚越多,進而交際圈也就會越來越廣,事業和人生也就越來越順利。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這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千萬不能太高看自己,否則就容易忘乎所以、剛愎自用,對人對事吹毛求疵。這樣的人,即便本領再高強,也不會受人尊敬、被人重用。所以,做人還是要放低心態,讓自己融入平常人中間,不要刻意凸顯什么,這樣才能為自己贏得好人緣。
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決戰。當時曹軍遠不如袁軍強大,但袁紹剛愎自用,不納忠言,一再坐失戰機;曹操則富有謀略,善于用兵。結果,戰事以曹操的勝利而告終。
打敗袁紹后,曹軍將士在袁軍的帳篷里搜到了一些信件,全是曹操手下的一些文臣武將與袁紹暗相勾結、示好獻媚的信。有人建議,把這些寫信的人全都抓起來殺掉。可是,曹操不同意這樣做。他說:“當初袁紹的力量十分強大,連我自己都感到難以自保,又怎么能責怪這些人呢?假如我站在他們的位置,當時也會這么做的。”于是,曹操下令把信件全部燒掉,對寫信的人一概不予追究。那些原本惶恐不安的人,一下子把心放到肚子里,從此對曹操更加忠心耿耿了。
曹操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使他更多地贏得了人心,愿意投奔他并甘心為他效力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樣,曹操的力量便越來越強大,手下謀臣如雨、猛將如云,他借此很快打敗了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統一了中國北方。
人是感性的動物,往往輕信自己看到的景象,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來判斷,因此對于對待別人、要求自己就有了雙重標準,由此產生的沖突可想而知。然而,若能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就可以消除很多矛盾。
生命,有著多樣的常態,人不需要太慌張,也不需要太無奈,更不需要太強勢。清風拂面之時,站在他人的立場想一想,一切又都豁然開朗。
上一篇: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下一篇:笑看昨天,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