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換一個視角看待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對待人事,人事無不輕安。
在我們周圍,有些人在面對困難、失敗、煩惱等情況時,總是無法從悲觀低沉的情緒中解脫出來。這是因為自己太過執(zhí)著于一個方向、一個角度、一個邏輯了,導(dǎo)致自己無法原諒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妨試著改變一種想法和態(tài)度,嘗試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或許這樣你能看到不一樣的狀況——好的未必好,壞的未必糟。
有位哲人曾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chǎn)生的。”這句話說得十分貼切,它引導(dǎo)我們學(xué)會解脫,而解脫的最好方式是,面對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思路,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因為事物都是多面性的,視角不同,所得出的結(jié)果就不同。
轉(zhuǎn)換看問題的視角,就是不能用一種方式去看待所有的問題和問題的所有方面。如果那樣,就會鉆進(jìn)一個死胡同,陷在矛盾中不能自拔。
有一個年輕人大學(xué)畢業(yè)后應(yīng)聘到一家大公司做主管,老板很賞識他,每月給他的薪水5000元。他也很感激老板的知遇之恩,于是便竭盡全力地工作。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努力幫老板搞營銷策劃,幫助公司賺了不少錢,老板也并沒有虧待他,他的薪水不斷上升,三年之中漲到了8000元。
后來公司人員調(diào)整,有了一個部門經(jīng)理的空缺。公司的同事都說這個位子一定是這個年輕人的,而他也認(rèn)為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因為他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是名單公布以后出乎大家的意料,接任的是一個各方面都比不上這個年輕人的員工。這個年輕人有點受不了,他非常傷心,工作情緒也一落千丈。他覺得無論自己付出再多的努力,老板也不會領(lǐng)情。
情緒低落影響到了他自己的正常工作,老板已經(jīng)警告過他,讓他以后要注意了。對此他很煩惱,便找自己的好朋友訴苦。
他的好朋友聽了之后對他說:“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想到自己只是一個打工者,而老板就是老板。在老板眼里,你所有的努力都是應(yīng)該的,如果你不是這樣努力,憑什么拿這樣高的薪水呀!”聽朋友說完,這個年輕人望了朋友一會兒,便低下頭沉默不語。
第二天,這個年輕人打電話告訴他的好朋友,說自己已經(jīng)想通了。想通之后,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努力工作,不再去想職位的問題了。幾個月后,老板任命他做了一個更為重要的部門的經(jīng)理。
后來老板告訴他,本來上次想讓他擔(dān)任那個職位,可是又考慮用他會大材小用,以后還有更重要的部門可能會更需要他,所以就安排了別人。年輕人這才恍然大悟。
他對好朋友說:“謝謝你,你的話不但使我得到了一個職位,還讓我學(xué)會換一種角度去看問題。”
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會從容坦然地面對生活。當(dāng)痛苦向你襲來時,不要悲觀氣餒,要尋找痛苦的原因和戰(zhàn)勝痛苦的方法,勇敢地面對多樣的人生。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不會為戰(zhàn)場失敗、商場失手、情場失意而頹廢,也不會為名利加身、贊譽四起而得意忘形。換個角度看問題,是一種突破、一種解脫、一種超越、一種高層次的淡泊寧靜。轉(zhuǎn)一個視角看待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對待人事,人事無不輕安。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換個角度去看事情,會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常規(guī)的救人方法是把人從水缸里拉出來,即讓人離開水。而司馬光急中生智,用石頭砸破缸,使水流出缸外,即讓水離開人,這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
上一篇:禍兮福所倚
下一篇:站在別人立場上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