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恐懼,可以多行4000英里
當人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的時候,就會變得不自信、盲從,看不清前面的路,也就失去了自我的評判標準。因為恐懼,人們會失去很多做大事的機會。
恐懼能摧殘一個人的意志和生命,它會影響人的胃功能、減少人的生理與精神的活力,進而破壞人的身體健康。它能打破人的希望、消退人的志氣,使人的心力衰弱,以致不能創(chuàng)造或從事更大的事業(yè)。
恐懼是人生命中難解的癥結(jié)之一。面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命的進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遭到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挫折、失敗和痛苦。當一個人預(yù)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后果產(chǎn)生,進而受到威脅時,就會為此緊張不安。恐懼的心理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事實上,最可怕的不是令人恐懼的事,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
為了戰(zhàn)勝自己的懦弱,他選擇了放棄豐厚的收入和安定的生活。面對遙遠的路途和身無分文的困頓,他從陽光明媚的加州走到東海岸的恐怖角,4000多英里的行程,完全是一個人走過。他就是麥克·英泰爾。
《不帶錢去旅行》的作者麥克·英泰爾,在37歲那一年,放棄了收入豐厚的記者工作,作出一個令人吃驚的瘋狂決定,他要以搭便車的方式,走遍美國。他將身上僅有的3美元送給一個流浪漢之后,就只身從陽光明媚的加州出發(fā)了。
然而,這個決定是他在精神快崩潰時倉促作出的決定,而這趟旅程的目的地,則是美國東岸北卡羅來納州的恐怖角。
一天午后,英泰爾莫名地哭了起來,因為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我就要死了,我會不會后悔?”停頓了一會兒,他肯定地說:“會!”
英泰爾回想這30多年的時光,他發(fā)現(xiàn),因為自己缺乏自信,即使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也總是因為想到“恐懼”兩個字,而一再退縮。
他檢討自己的過去,很誠實地為自己的恐懼開出了一張清單:小時候就怕保姆、怕郵差、怕鳥、怕貓、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怕孤獨、怕失敗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卻似乎“英勇”地當了記者。
他不斷地回想、反省,懊惱地對自己說:“什么都怕,活著能干什么?什么都聽別人的,活著有什么意義?”當他強烈質(zhì)疑著自己的存在價值時,他下定決心:“我一定要突破這一切!”于是他決定要獨自去北卡羅來納州的恐怖角。
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要獨自去傳說中的恐怖角,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當英泰爾告訴家人自己的這個決定時,家人大吃一驚,親友們甚至語帶恐嚇和嘲諷地說:“你確定自己行嗎?這一路你恐怕會遇到各種麻煩,你一定很快就會退縮。”“不會的!”英泰爾對親友們說,也向自己保證。
一路上,他沒有接受過任何物質(zhì)幫助,在雷雨交加的黑夜中睡在潮濕的睡袋里;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換取住宿;住過幾個陌生人的家中;碰到過精神疾病患者……
從來沒有獨立完成過一件事的英泰爾,克服了無數(shù)困難,終于來到恐怖角,他一個人走完了4000英里的路程。英泰爾發(fā)現(xiàn)恐怖角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心中的恐懼。
戰(zhàn)勝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一切就都無所謂了。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經(jīng)歷某種困難或危險的處境,體驗過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作為一種生命情感的痛苦體驗,是一種心理折磨。人們往往并不為已經(jīng)到來的,或正在經(jīng)歷的事而懼怕,而是對結(jié)果的預(yù)感產(chǎn)生恐慌。人們生怕無助、排斥、孤獨、傷害、死亡的突然降臨;同時人們也生怕失官、失職、失戀、失親……
美國學者馬克·富萊頓說:“人的內(nèi)心隱藏任何一點恐懼,都會使他受到魔鬼的利用。”當人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的時候,就會變得不自信、盲從,看不清前面的路,也就失去了自我的評判標準。因為恐懼,人們會失去很多做大事的機會。我們必須忘記心中的恐懼,大膽地前行,才不會因為膽怯而錯過太多的機遇。
上一篇:投資的是時間,賺回的是充實
下一篇:拋開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