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為別人付出的時候,你的人生也會因你的付出而得到升華。
一個不能給他人帶來財富的人,自己也無法獲得財富。有位名人說:人活著應該讓別人因為你活著而得到益處。的確,學會給予和付出,你會感受到舍己為人,不求任何回報的快樂和滿足。
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樂于索取,一種樂于付出。吝嗇于付出的人,他的生活也將死氣沉沉,被幸福疏遠。付出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一種付出是對世界的看法、對生活的態度。正是這種對人生的態度,決定了你一生是否幸福。
在太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在為自己而付出。付出汗水和辛勞來換取我們所應得的回報,但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需要另外一種付出——為別人付出。同時,獲得自己所需的財富和精神上的滿足。
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為別人付出的時候,你的人生也會因你的付出而得到升華。
卡爾·海因茨·波姆在拍完電影《茜茜公主》之后,就息聲影壇。20世紀50年代,他與扮演茜茜公主的羅密·施耐德在這部影片中的合作使全球的觀眾為之傾倒。但是,對于卡爾·海因茨·波姆來說,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因為后來他遠離電影事業,在現實生活中扮演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作為援助人員,在極其貧困的埃塞俄比亞工作。
說起來,卡爾·海因茨·波姆的角色轉換頗有戲劇性。多年前,卡爾·海因茨·波姆作為德國著名演員應邀參加德國電視的娛樂節目“咱們打個賭,好吧?”他打的賭是:當天晚上,為饑餓的非洲人捐款1馬克以上的人數,不會超過觀看這個節目的觀眾的三分之一。他沒有想到,他打的這個賭會改變他的后半生。捐款結果表明,卡爾·海因茨·波姆輸了,這次節目中,德國人一共捐款120萬馬克。幾個月后,他帶著這筆捐款前往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埃塞俄比亞,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去就留在了那里。后來,他和他成立的“人幫助人”基金會為援助埃塞俄比亞做了大量的工作。
埃塞俄比亞居民中,82.5%是農民,總數約為6000萬人。卡爾·海因茨·波姆說,埃塞俄比亞要獲得發展,首先要建立現代化農業,要防止水土流失,進行農田建設,實行農田灌溉和綠化造林。這些也是“人幫助人”基金會的工作之一。
除此以外,卡爾·海因茨·波姆及其基金會還從事其他援助項目,如飲用水供應、擴建公路和建設學校。基金會一共建成了67所學校和三所職業培訓中心。醫療保健也是基金會的工作中心之一,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埃塞俄比亞每33000人才有一名醫生。為了改變埃塞俄比亞的醫療狀況,卡爾·海因茨·波姆和他的工作人員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他們建成了40個醫療站、三所診所和兩所醫院。
每一個實現的項目都是一項成就,但是卡爾·海因茨·波姆并不滿足業已取得的成就。他說:“我在這里工作的目的是,有一天,埃塞俄比亞的政府首腦,不管他是誰,到我這里來,對我說:‘卡爾,你在這里已經待了很久,謝謝你。但是我們現在不需要你了,我們自己能解決這里的問題。’這就是我的愿望、我的目的,我為這個目的而工作。”
承擔起自己應當負起的那份社會責任,更能創造不平凡的人生價值。一個真正有責任感的人,應該為他人用盡自己的才智、專長和精力。
奉獻,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善舉,都可以給另一個人帶來溫暖和快樂。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一聲問候、一句話,甚至一個同情的眼神,都可以帶給別人極大的關懷。所以,不要忽視你所能付出的一點一滴,在這點滴之中付出你的愛心,從身邊小事給別人以關懷,你就會成為一個善良而富有愛心的人。
學會付出是人類光輝人性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處世智慧和快樂之道。
上一篇:從吃虧中收獲更多
下一篇:低調做人,峰回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