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過度的愛便是傷害
一日,一個人路過一個花園,見花園鳥語花香,一派春日祥和景致。他正在散步,突然聽到一棵高大的樹上傳來一陣哀鳴,舉頭看去,是一窩小鳥因害怕而啼叫。
“這么小的鳥卻放在這么高的樹上,難怪會害怕。”他不忍聽到小鳥的叫聲,就拿了梯子,把鳥窩放在低一些的樹枝上。
第二天,這個人又路過花園,又聽到小鳥的啼叫,于是他又將鳥窩放低了一些。如此幾天,小鳥終于心滿意足,發出歡悅的聲音,他終于能夠放下心。
沒過多久,這個人再一次來,結果發現鳥巢放得太低,小鳥都被附近的野貓叼走了。此人頓時明白,自己對小鳥的所謂幫助,卻殺死了它們,他懊悔不已。
一種感情一旦過度,就成了“癡”,過度的愛也是如此。想多為對方做一些事并不是錯,但人們常常忘記自己并不是對方,自己需要的對方并不一定需要。更糟的是,有時你想到的東西非但不能幫助對方,還會給對方帶來危害。故事中的人本著一顆慈悲之心幫助小鳥,卻害得小鳥喪生,這就是過度的關愛害了他人的例子。
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就是愛。愛,既包括父母子女之間無條件的呵護與扶持,也包括男女之間無緣由的吸引與迷戀,還包括朋友之間無償的關懷與信任,更包括對他人對世界的真誠奉獻。但是,父母過度溺愛會讓孩子無法獨立;情侶過度沉迷愛情會失去自我;朋友間過度關懷就成了束縛……愛應該有一個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愛就成了一種傷害。
感情的限度不好把握,卻必須把握。掌握這個“度”其實并不難,只要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認真為他人著想,即使給予什么,也不要過量,就能夠既讓對方察覺到你的心意,又保證對方的獨立性。要記得你的關懷應該是對方的輔助,而不是越俎代庖,什么事都為對方做,因為你幫得了他一時,幫不了他一世。
一對老夫妻住在一座海島上,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老人每天在近海捕魚,婦人喂家禽,夫妻二人生活平靜。一日,一群天鵝落在海島上,老夫妻很喜歡這些漂亮的鳥,拿出谷物招待它們,天鵝們也很喜歡這對老夫妻。
日復一日,天鵝群分成兩個陣營,一個陣營認為老夫妻心地善良,真心喜歡它們,它們應該留下來陪伴老夫妻,另一個陣營認為天鵝應該尋找最適合居住的地方,而不是這個只能依靠老夫妻的海島。兩個陣營經過激烈爭吵,無法達成共識。最后,一批天鵝飛走了,另一批天鵝留了下來,和老夫妻一起快樂地生活著。
過了幾年,飛走的天鵝早已找到了棲息的樂土,它們再一次來到海島,想要感謝那對老夫妻,也看一看自己的同伴。沒想到,島上什么也沒有,只有當年的老房子。原來,這幾年,老夫妻先后去世,天鵝來不及飛走,在湖面封凍的時候全都餓死了,及時離開的天鵝,靠著自身的本領,避免了這種命運。
依賴是一種深厚的感情,故事中的人與天鵝相互依賴,彼此善待,在外人看來這是和諧美滿的一幕。有時候我們的愛是對他人的一種回報,但要記得回報應該量力而行,如果你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與強大,如何更好地回報對方?如果執著于這種依賴,很可能像故事中的天鵝那樣失去生命,這也是一種必須放棄的“癡”。
愛是一種無私的情感,別人給予愛,并不是要把愛當作一種工具,甚至不求你會回報。如果你想要報答,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做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這樣不但不能報答對方,還會讓對方有負罪感。生活中,我們要注意感情的平衡,不論是給予還是報答,都不要過度,過度不但會害別人,更會害了自己。
有個成語叫作“情深不壽”,感情太深就不易持久,就像火焰燃得太烈很快就會熄滅。這種感情并非不真不美,只是它過了度。不妨在愛的過程中也有一顆禪心,用一種平和而有節制的態度付出愛,接受愛。懂得大愛的人,不會為一人一事過度執迷,他們的愛往往出現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如春風化雨,恰如其分。
上一篇:身與心不能被欲望綁架
下一篇:風平浪靜,訓練不出好的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