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穩扎穩打
李嘉誠在幾十年的艱苦創業過程中,從白手起家,經過不懈的努力,發展成為多元化的企業王國。從開辦塑膠公司到投資房地產業,再到投向信息產業,成為移動電話大王。在海外主要投資包括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業、英國菲力斯杜集裝箱港、巴拿馬運河港和北京的東方廣場等。現在控制長江、和黃、長建、港燈等多家上市公司。重點投資項目包括地產、港口、通訊、九點、零售、基建、能源七大項目,投資地點遍及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李嘉誠的創業生涯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這一年是李嘉誠和他的李氏財團在經過20余年的穩打穩扎、步步為營的奮斗歷程中,真正脫穎而出的一年。
李嘉誠并購了著名的“美資永高公司”,大開華資吞并外資之先河。又力挫群雄,擊敗香港置地房地產公司,購得中區新地王。在這兩次戰役中,李嘉誠成為使香港英資、外資驚詫不已、而使中資興奮不已的熱門話題。
1977年4月5日,各家報紙以大標題報道:“長江擊敗置地,奪得舊郵政總局地段。”“這塊平均地價每平方米1萬港元的‘地王’,早為大財團覬覦,卒為長江投得。據地下鐵路公司透露,主要原因是長江實業所提交的建議內列舉的條件異常優厚,終能脫穎而出,獨得與地鐵公司經營該地的發展權。”
李嘉誠終于力挫多家競爭對手,一舉擊敗一度呼聲甚高的香港地產界巨子香港置地有限公司,被人們譽為“長江實業擴張發展中的重要昊碑”,“乃華資地產的光輝,值得開香檳慶賀”,并一致認為此舉意義重大,算得上“三級超升”。
1978年5月,李嘉誠投標所建的環球大廈開盤,總價值約5.92億港元的物業,于廣告刊登后8小時內全部售完。1978年8月,李嘉誠投標所建的海富中心開始拍賣,交易總價為9.8億港元,創造開盤售樓一天交投最大的紀錄。
耗資近2.5億港元,以豪華、莊重的面貌呈現于香港人面前的華人行新大廈,雄踞于港島中區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地帶。并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聯手合作,對半出資成立華豪有限公司,以全新的香港速度,重機關報創建華人行商業大廈,可以說是李嘉誠又一杰作。
1978年,李嘉誠與包玉剛達成協議,他放棄對尋龍倉控制權的爭奪,從而改善了與匯豐銀行的關系。以此為契機,他于1980年“蛇吞大象”式地收購了匯豐手下的和記黃埔,轟動整個香港并令股市狂升。香港新聞界轟動到極點,各報紙雜志紛紛用醒目的標題,形容李嘉誠這次“蛇吞大象”式的成功收購,有如在香港上空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其石破天驚的能量,不僅轟動整個香港而且令股市狂升。
1979年1月14日,香港地鐵公司正式宣布,中環郵政總局舊址公開接受招標競投。素有“地產皇帝”之稱的置地公司,一度盛傳是奪標呼聲最高的公司。消息傳到長江實業,李嘉誠聽后淡淡一笑,說:“傳說總歸是傳說,到底名花誰主現在尚無法定論。”
上一篇:一定要有榮譽心
下一篇:不幸未必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