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道堂里的啟示
雖然生為女人,我卻很少為自己的性別感到過驕傲或幸運。每每看見別的女性向世人宣布說她們來世還要做女人時,我總是感到很慚愧,因為我是決不希望來世再做女人的。這并不是因為我覺得女人辛苦,要生孩子養(yǎng)孩子承擔家務(wù)以及承受生理差別帶來的一些折磨。這些實在算不了什么。我之所以不愿再做女人,是因為我覺得女人始終沒能成為真正的“人”,她總是和“金錢”、“地位”相提并論,成為人們(其實也就是男人們)追求的目標之一。再則,女人們自己也很不爭氣,視依賴男人為理所當然,不把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人。所以無論大家怎樣提倡和標榜男女平等,在今天這個社會里,男人還是顯然的中心。這種狀況恐怕在我做女人的百把年里是不會改變了。而我這個人偏偏又過分敏感,常常會覺察到一些尋常事中顯現(xiàn)出來的女人的悲哀,并為此淚流滿面。
當然,這并不影響我敬佩我們女人中那些優(yōu)秀分子,并為她們感到自豪。這是兩回事。特別是在今天,很多領(lǐng)域,尤其是文體領(lǐng)域出現(xiàn)了所謂的“陰盛陽衰”的狀況時,我也不時地感到一些小小的安慰。但我總覺得那是少數(shù)人的事。多數(shù)女人依然是卑微的、甚至是悲哀的。
可我沒想到,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下,這些卑微的女人們給了我一個極大的震動。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因有事前去愛道堂。照過去的叫法,愛道堂就是尼姑庵,去那里拜佛燒香的都是女人。因為它不當街,門面也很不起眼,所以去的人極少,就是些虔誠的中老年婦女。
但不知怎么,那天的人特別多。遠遠的,我就看見門口擁著人。還有小攤,賣的是豆腐干掛面之類。我往里進,發(fā)現(xiàn)那條凸凹不平的小巷里擠滿了人。進到院里一問,才知那天正好是陰歷十五,是佛教徒們燒香拜佛的日子,所以很多人都趕來了。殿堂里青煙繚繞,擺滿了豆腐干、掛面、水果、鹽等貢品。人很多,但沒有一點嘈雜。拜佛的女人們都輕輕地進輕輕地出。
我辦了事出來,驚異地發(fā)現(xiàn)那條小巷的墻根下不知何時坐了一溜乞丐,他們?nèi)切┪濉⒘畾q的男人,除一個有殘疾外,其余全都四肢完好。他們毫無愧色地坐在那兒,伸著手,同時還聊著天,等待著那些燒完香出來的女人們依次給他們施舍一點錢。
我覺得心里有種陌生的感覺生出來,就放慢了腳步看著。
這些伸手的乞丐和這些給錢的施主幾乎是同一年齡段的中老年人,只是性別不同而已。但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卻是這樣的對立。在我看來,那些男人都是有勞動能力的,那些女人才顯得羸弱愁苦。可眼前的情景卻是這樣的不可思議。
以前我一直有個感覺,凡是來這里燒香的女人,一定有很多坎坷。她們心里充滿了心酸,無法解脫,才到這里來找菩薩保佑。這從她們的面容上都可以看出。但此刻我才明白,無論有怎么樣的不幸,她們都不會乞討,她們依然自己養(yǎng)活自己。我們不是很少看到女乞丐嗎?而這些中老年男乞丐,很可能是死了老婆或者沒有老婆的,他們自己無法養(yǎng)活自己了,就出來乞討。但倘若換過來,女人們沒有了丈夫,是一定能活下去的。這是生活中常見的事。并且她們還會省吃儉用,拿出一些錢來表達她們的虔誠和善良。
看看我眼前的這些女人吧,她們穿著非常儉樸卻是十分干凈的衣服,用來之不易的一點點錢買上幾片豆腐干或者兩把掛面。在祈求了菩薩保佑后,她們又和善地再次打開包裹在手帕里的一點點錢,給那些向她們伸出手來的男人們……
在這一瞬間,我忽然顛倒了一個長久以來的觀念,那就是男人比女人更有依賴性,而女人,則比男人更好強、更自尊。
所以從根本上說,女人絕不是卑微的。
我站在愛道堂的門口,第一次為自己生為女性感到了自豪。
1993年秋
上一篇:熱愛植物
下一篇:生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