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善因必得善果
在猶太人看來,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周圍發生影響,而反過來環境又會以相同的方式把這種影響回傳給人自身。要想讓自己有一個好的未來,那就一定要種下善因,才能在未來收獲善果。西蒙·史佩拉的例子無疑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
1930年的時候,猶太傳教士西蒙·史佩拉每日習慣于在鄉村的田野之中漫步很長時間。無論是誰,只要經過他的身邊,他就會熱情地向他們打招呼問好。
其中有個叫米勒的農夫是他每天打招呼的對象之一。米勒的田地位于小鎮的邊緣,史佩拉每天經過時都看到他在田里勤奮地工作。
然后這位傳教士總會向他說:“早安,米勒先生。”可是這個農夫似乎不太喜歡他似的,只是偶爾有所表示一下。
當傳教士第一次向米勒道早安時,這個農夫甚至生硬地背轉過去,對傳教士的問候不理不睬。當時傳教士很意外,但是他并沒有往心里去,他知道在這個小鄉鎮里,猶太人和當地居民處得并不太好,成為朋友的更是絕無僅有。但是作為一個傳教士,自己還是有能力改變這些的。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繼續以溫暖的笑容和熱情的聲音向米勒打招呼。
終于有一天,農夫向教士舉舉帽子示意,臉上也第一次露出一絲笑容。這樣的習慣持續了好多年,每天早上,史佩拉會高聲地說:“早安,米勒先生。”那位農夫也會舉舉帽子,高聲地回應道:“早安,西蒙先生。”這樣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納粹黨上臺。
災難降臨了,納粹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的政策,史佩拉全家與村中所有的猶太人都被集合起來送往集中營。史佩拉被送往一個又一個的集中營,直到他被送往位于奧斯威辛的集中營。從火車上被放下來之后,他就等在長長的行列之中,靜待發落。在行列的尾端,史佩拉遠遠地就看出來營區的指揮官拿著指揮棒一會兒向左指,一會兒向右指。他知道被派發到左邊的就是死路一條,派發到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他的心臟怦怦跳動著,越靠近那個指揮官,就跳得越快。很快,就要輪到他了,會是什么樣的判決呢?左邊還是右邊?
他離那個掌握生死的獨裁者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他清楚這個指揮官有權力將他送入焚化爐中。這個指揮官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怎么能在一天之中將千百人送入枉死城中?
他的名字被叫到了,突然之間血液沖上他的臉龐,恐懼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那個指揮官轉過身來,兩人的目光相遇了。奇怪,那不就是那個一直在田地里忙活的米勒先生嗎?真是命運捉弄人。
史佩拉靜靜地朝指揮官說:“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的一雙眼睛看起來依然冷酷無情,但聽到他的招呼時嘴角突然抽動了幾秒鐘,然后也靜靜地回應道:“早安,西蒙先生。”接著,他舉起指揮棒指了指說:“右!”
“右!”——史佩拉以他的善良打動了指揮官,從而為自己贏得了活下去的機會。
上一篇:目標一定要清晰
下一篇:積攢小錢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