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挑戰自我,別為你的人生設置條條框框
在生活中,許多人不敢追求成功,原因并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他們在還沒有開始追逐之前就在心里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這個是沒辦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成為人們無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自我設限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著名的“跳蚤效應”實驗中,跳蚤并非失去了跳躍的能力,而是它們在受挫之后變得麻木了、習慣了。所以,我們要將成功的信念注入血液之中,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能行”“我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我是最優秀的”,不斷增強自信心,勇于向成功奮進。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那你根本無法想象你是多么出色。
1900年的一天,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兒子在花園里散步,他看起來神情沮喪,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現,它和牛頓的發現同樣重要。”原來,他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設以及普朗克公式,但是,由于他一直很崇拜并虔誠地奉牛頓的理論為權威,而自己的發現將打破這一完美理論,他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最終他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后來,25歲的愛因斯坦大膽假設,他贊賞普朗克假設并向縱深處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隨后,愛因斯坦又突破了牛頓絕對時空理論,創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并一舉成名。
對自己的懷疑,常常會讓我們失去成功的機會,或是讓我們放慢前進的腳步。普朗克對自己的懷疑,使這個物理理論的提出推遲了幾十年。所以,任何時候都切莫懷疑自己,而應努力、勇敢地證明自己,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站在成功的頂峰之上。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19歲的高斯吃完了晚飯,就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自己的每天例行的3道數學題。高斯很快就把前面兩道題做完了,這時,他看到了第三道題:要求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畫出一個正十七邊形。高斯感到非常吃力,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是,這道題還是沒有一點進展,高斯絞盡腦汁,但是他很快發現自己學過的所有數學知識似乎都不能解答這道題。不過,這反而激起了高斯的斗志,他下決心: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他拿起了圓規和直尺,一邊思考一邊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常規的思路去找出答案。
天快亮了,高斯長舒了一口氣,自己終于解開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高斯有點內疚:“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竟然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接過了作業,當即驚呆了,他用顫抖的聲音對高斯說:“這是你自己做出來的嗎?”高斯有點疑惑:“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個通宵。”導師激動地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兩千多年未解的數學題,阿基米得沒有解決,牛頓沒有解決,你竟然一個晚上就做出來了,你才是真正的天才!”原來,導師誤把這道難題交給了高斯。每次高斯回憶起這一幕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兩千多年來無人解出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
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一句話:你比自己想象中更優秀。因為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潛能都是無窮的,我們所展現出來的只是九牛一毛,還有更多的等待我們去挖掘。相信自己,多給自己一份肯定,自己永遠比想象中優秀一點,這樣,你才會成功地挖掘出自己的潛在價值,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優秀。
只要我們勇于去尋找真實的自我,激發出自己無窮的能量,就能夠彰顯自身的價值,這會讓我們人生的每一刻都過得精彩。
許多人不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具有多大的潛能,所以,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會有多么偉大。事實上,一個人的價值有時候是顯性的,但在更多時候都是隱性的,而在每個人的身體里,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
上一篇:一杯牛奶的故事
下一篇:與時俱進,別讓思維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