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何必給自己太大壓力
作為年輕人,我們都知道,年輕就應該奮斗,就應該為未來拼搏,然而,這并不代表我們要故意給自己施壓,太大的壓力常常會令人陷入長期的焦慮和恐懼中,這樣一種消極心理會加重人們的焦慮感和恐懼感,有嚴重者,還會導致身體出現疾病。
心理學家認為:適當的壓力有助于我們激發更強的斗志,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度,壓力過大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情緒。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給自己適當的壓力,只要不是太糟糕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忘記,這樣一來,那些瑣碎的小事就影響不到我們了。
其實,我們本就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巨大的壓力,有可能是事業不順而造成的工作壓力,有可能是感情不順而造成的感情壓力,還有可能家庭不和諧而造成的家庭壓力,對此,心理學家把這些壓力都統稱為“社會壓力”。社會壓力對于一個人來說,將直接轉換成心理壓力、思想負擔,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心結。如果這種壓力,長久以來得不到有效釋放,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它就像一座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導致的結果是,人們的情緒大變,總感覺自己活得太累,每天都不開心,脾氣越來越壞,甚至,有嚴重者精神崩潰,做出傻事。當然,對于外界的壓力,我們需要調節,千萬不要再給自己壓力,這樣只會是雪上加霜。所以,學會釋懷,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一位朋友學習彈琴,由于基本功不太扎實,他練起琴來很費力,盡管自己付出了許多辛勤的汗水,可是,就是不見效果。
但是,他心里又極度渴望自己在琴技方面能夠有所突破,于是,他每天強迫自己練琴四小時。這樣,時間長了,他變得時常焦慮,心理上把練琴當成了一種壓力,他常常煩躁地問老師,“我是不是練不好了”“我還能行嗎”“怎么這么練都不見效果,我干脆還是不練習了吧”“難道我就這么放棄了嗎”。
老師聽了,只是微微一笑:“你不要與自己較真,放松自己,釋放心中的壓力,卸下負擔,這樣,心情好了,琴藝自然會有所進步。”過了不久,朋友的琴藝真的進步了,而之前彌漫在臉上的陰霾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其實,對于這位朋友來說,外界并不存在太大的壓力,反而是他自己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自然而然地,他將練琴當成了一種負擔,因為負擔,他就可能生活在壓力、痛苦、煩躁和苦悶中,無法真正體會到練琴的快樂。
代維是一位年輕的汽車銷售經理,他對前途充滿了無限希望。但是,由于代維本身是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無形的巨大壓力使他感到異常絕望,他覺得自己就快要死了。甚至,他開始為自己挑選墓地,為自己的葬禮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其實,代維的身體只是出了一點小問題,有時候會呼吸急促,心跳很快,喉嚨梗塞,醫生規勸:“你只需要坦然處理生活,退出自己熱愛的汽車銷售行業就行了。”
在醫院,醫生給代維做了全面檢查,醫生告訴代維:“你的癥結是吸進了過多的氧氣。”代維先是一愣,然后大笑了起來:“那真是太愚蠢了,我怎樣對付這種情況呢?”醫生說:“當你感覺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的時候,你可以向一個袋子呼氣,或者暫時屏住氣息。”醫生遞給代維一個紙袋,代維照辦了,結果,他發現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都變得很正常,喉嚨也不再梗塞了。當離開診所的時候,他已經變得容光煥發,原來這一切的癥結都是因為內心的焦慮和恐懼,而這些情緒反應完全是因為他給自己壓力太大的結果。
生活中,無論是生存壓力,還是工作壓力,對一個人的心態都是有著重要影響的,一旦壓力來襲,情緒就會惡劣,容易生氣、煩躁,似乎看什么事情都不順眼,內心的情緒積壓過久,總想痛快地發泄一番。因此,那些給自己壓力越多的人,體會到的快樂越少。
為此,我們要記住兩點:
1.學會釋放壓力
有的人總是喜歡把別人的壓力放在自己身上,事事較真,比如,看到同事晉升了,朋友發財了,自己總會憤憤不平:為什么會這樣呢?為什么就不是自己呢?其實,任何事情,只要自己盡了力就行了,任何東西都是著急不來的,與其讓自己無謂地煩惱,不如以積極心態來面對,努力調整情緒,釋放內心的壓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一位公司白領這樣說:“最近工作壓力大,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快樂,脾氣越來越大,老想發火,尤其是每天回家坐地鐵,十分擁擠,每次都會與站在身邊的人發生沖突,我也不想這樣,但是,我就是快樂不起來。”雖然,工作壓力很大,但是,我們還是有選擇,因為在更多的時候,真正的壓力是我們自己給的。而壓力就像是一個劊子手,它扼殺了一切快樂的因子。
一個人若是背著負擔走路,那么,再平坦的路也會讓他感到身心疲憊,最終,他會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而走向不歸路。對于生活中的某些事情,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如果內心積累了很多的壓力,那就需要學會釋放出來,因為很多時候,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
上一篇:靠人不如靠自己——鄭板橋教子自立
下一篇:高效執行力,改變現有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