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總是折磨自己
看到這個標題,你一定會感到很納悶:有誰會折磨自己呢?每個人不都應該很愛自己、想盡辦法對自己好嗎?一個人如果折磨自己,一定是腦子不清醒或者有毛病吧!先不要太早下結論,因為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你就會因為未可知的原因而折磨自己,而自己卻毫無覺察。
現實生活中,折磨自己的人并不在少數,而且他們對于自己的折磨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而不是有意為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特立獨行的存在,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因為每個人面對自己的人生都有各種設想、憧憬與渴望。為此,人常常會陷入和自己較勁的狀態中,往往不愿意原諒和寬容自己,往往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就會像擰麻花一樣擰巴著人生,也導致自己遠離快樂與幸福。
小敏在商場了買了一件衣服。這件衣服非常漂亮,小敏買的時候沒有發現有瑕疵,拿回家之后才發現衣服上有一個地方跳線了。這還不是開線,只需要縫合一下就行,而是布料在編織的時候出現問題導致的。小敏當即打車去商場處理問題,但是因為當時賣給她這件衣服的營業員不在,其他的營業員不了解情況,為此小敏第一次去商場并沒有解決問題。問好了那個營業員上班的時間,小敏再次打車去商場,然而那個營業員說衣服已經購買回家,離開了商場,不能確定是否本身就有問題,需要請示上級。就這樣,小敏不得不第三次打車去商場。
媽媽看到小敏幾天都在忙活衣服的事情,忍不住對小敏說:“你這打車來回三次了,打車費都夠買一件新衣服了。”小敏不以為然,說:“打車費是我該花的,衣服出現問題就該商場負責。”就這樣,小敏接連跑了三次,才成功地換回衣服。當然,她的心情也很抑郁,媽媽說得很對,她都可以再買一件新衣服了,而現在她花了兩件衣服的錢卻只得到一件衣服。
在這個事例中,小敏的責任界定有錯嗎?當然沒有。但是,凡事未必只有一種解決方案,如果小敏能夠更加靈活地處理問題,不與商場也不與自己較勁,她也就不用在上班的時候請假,接連三次打車往返商場。然而,這是小敏的原則,也是她不愿意妥協的地方。其實,她無形中就在和自己較勁。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很多人在和自己較勁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導致了得不償失的后果,直到事情發生之后回過頭來看,他們才會權衡利弊得失。當然,這并不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利益為導向,畢竟對于生活中很多牽扯到原則的問題,我們還是要非常堅持的。但是對于那些和原則不相干的事情,我們則可以讓思想變得靈活一些,隨機應變地處理問題,從而避免損失擴大。
人生短暫,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沒有必要折磨自己。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萬丈危崖”,這就告訴我們做人要能屈能伸,也要順勢而為。遺憾的是,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浮躁,既不能寬容自己,也不能寬容他人。我們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總是斤斤計較,而要做到心有天地,這樣才能寬容他人,才能給予自己更為遼闊的生存空間。
人生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對于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無論我們怎么懊悔、悔恨,都不可能取得逆轉。既然如此,就要想得開,與其折磨自己,不如在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防患于未然,這樣才能避免糟糕的事情發生,才能讓自己的人生進展順利,收獲頗豐。
上一篇:不要總是局限在思維的怪圈中
下一篇:不要總說別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