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保持迷人的風度
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國學大師錢穆在《論語新解》中說:“所謂質,樸也;文,華飾也。”“質”即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質樸無華的天性?!拔摹保侵溉说耐獗淼奈娘?,及后天“詩書禮樂”的教養,是對人與生俱來的天性的文飾。儒家理想人格為“文質彬彬”之君子,中國人常說“君子風度”,在國人心目中,既注重外表、又注重修養的君子,是最有風度的。其實,西方人對于“風度”的理解也大同小異。紳士風度,是西方國家公眾,特別是英國男性公眾所崇尚的基本禮儀規范。不僅儀容舉止要求風姿優雅,更要體現彬彬有禮、富有教養的內在。如此看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公眾所提倡的風度,除了適當的儀表修飾外,更多地指向完美的內在。正如德國戲劇家萊辛所說:“風度是內在美的特殊再現形式?!币粋€人可以沒有驚艷的美貌,但是一定要有風度。
好風度是一種涵養,主要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風度是外在的,更是內在的。表面上神采飛揚是風度,但內心的寬容忍讓、仁愛誠懇更能成就一種經久不衰、傾倒眾生的風度。
著名鋼琴家帕岱萊夫斯基是世界公認的風度翩翩的音樂大師。關于他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那天,是他在美國大型音樂廳表演的日子。開場前幾分鐘,觀眾都在安靜地等待聆聽天籟之音,可是,在觀眾席后排有一位母親和一個九歲的孩子;小孩從進來到現在,已經開始不耐煩了。忽然,前面舞臺上射下來一束燈光,那架演奏用的大鋼琴及其旁邊的烏木座凳在光影下頓時亮起來。這對于那個小孩子似乎有種奇特的吸引力,趁母親不注意他悄悄溜到舞臺上,把小手指放在琴鍵上,開始彈奏老師教過的樂曲《筷子》。他越彈越帶勁,竟然沒有下去的意思。已經到了演出開始的時間,數百名憤怒的觀眾開始一齊叫嚷:“把孩子弄走!”“誰把他帶進來的?”“他母親在哪里?”尷尬的母親急忙從后面跑上來。這時,帕岱萊夫斯基已經從后臺走出,聽到喧鬧聲,立即意識到發生了什么事。他面帶和藹、平靜從容地走到男孩身后,默默聽了一會兒,然后伸出雙手,彈出配合《筷子》的和諧音符,并且在男孩耳邊輕輕地說:“繼續彈,不要停止。繼續彈,不要停止?!庇^眾被大師的風采所震撼,早已安靜下來,靜靜欣賞著這一和諧的二重奏,一曲彈完,臺下掌聲雷動,孩子的母親更是熱淚盈眶。
鋼琴大師的風度令人嘆服,他用自己的寬容仁愛為孩子上了最好的一堂啟蒙課,也為自己贏得了最好的掌聲。
風度是智慧的體現。真正有風度的人不會輕易動怒,他們謙遜有禮、溫文爾雅,永遠都能擺對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時候應該適當低頭。
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創造了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被喻為歷史上最有風度的女性之一。
在一次宴會中,維多利亞女王對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說話時,流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語氣,無形中傷了親王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親王感覺很委屈,獨自一人進了房間,并反鎖了門。伊麗莎白見丈夫遲遲未出來,便去敲門?!罢l?”親王問道?!笆俏遥∮??!庇H王沒有開門。維多利亞女王感覺很意外,反思許久,再次敲響了丈夫的門,這次她輕聲細語道:“親愛的,是我,你的妻子?!边@次,親王打開了門。你看這就是女王的風度,能夠反觀自己,能夠適時屈伸。
好風度是內在修養的自然流露,是一種不事張揚的情懷,一種內斂的個性,一種對信仰執著的堅守,一種寬容博大的胸懷。一個人具有了深深的閱歷、厚重的內在,會在言談舉止、舉手投足、和待人接物中表現出來。他身上會散發一種深度的恒久存在的光華,流露于不知不覺之間。風度是一個人獨有的個性化標志,是不可模仿的。
周恩來總理的站姿有個獨特之處,就是右臂微微彎曲置于身前。很多人以為只要像他那樣就會有風度,并加以模仿,結果適得其反。其實周總理的右臂是骨折的后遺癥,因為他個人的風采,這種站姿卻擁有了一種獨特的迷人風度。
盡管風度具有不可模仿性,卻可通過加強內在逐步培養,可落實到日常生活的具體之處。
遵守社會公德是好風度的社會起點。一個人要遵紀守法,助人為樂,不欺騙他人,不隨便猜疑。公共場所講究文明禮貌,保護環境,愛護公物,杜絕亂扔廢棄物、說臟話、隨地吐痰等不良習慣。
讓自己擁有良好的儀表、周到的禮節。要擁有飽滿的精神狀態,充沛的精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富有自信和活力的人。對人誠懇,說話做事講究禮儀規范——要知道,周到適宜的禮節,是人的內在品質的流露,人與人之間良好的印象就從這里產生。
不斷追求高尚。要擁有善良、寬廣的心胸;與人相處要誠懇而坦率;不居高臨下,不阿諛逢迎。當然高尚的思想與品格,不是三兩天所能造就的,應該從多方面去學習、去打磨。
總之,好風度絕不是水中月,它并不抽象,而來自于每一個小的修養,每一個生活細節。
上一篇:永遠不要苛求別人都能公平公正地待你。
下一篇:永遠向同事通知好消息,壞消息都請別人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