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門,夢想終將照亮現實
我們常說環境塑造一個人,也塑造了他的心。受限于環境也許是一種客觀的悲哀,但對于有思想的人來說,更多的則是心態的羈絆。
一位心理學家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農夫在一次農產品的展覽會場上,展示了一個形狀如同水瓶的南瓜,參觀的人們見了無不嘖嘖稱奇,追問農夫是用什么方法把這個南瓜培育成功的。農夫回答道:“當南瓜只有拇指一般大的時候,我就把它裝入水瓶里,當它漸漸長大,把瓶子內的空間都占滿時,南瓜便會停止成長,這時,它就能夠一直維持著在水瓶里面的那種形狀了。”
南瓜的成長和人的心態的形成是同理的,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給自己設定限制,那么我們就會如同被放進水瓶中的南瓜一樣,逐漸失去自由成長的可能,心態也難免偏激。
有些人說:“我就喜歡一個人待著,不喜歡和別人交流,不愿去挑戰什么,我的個性就是這個樣子。”又有人說:“我也不想這樣,但我就是做不到的。”這樣的人對自己心態的問題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之所以說這樣的話,往往都是在替自己的不肯改變、不思上進找尋合理化的理由。我們的人生若是始終都保持這種逃避的心態,那么我們終將會令自己留下許多無法彌補的缺憾。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曾經說:“一旦一個人自我設限,并且一直認定自己就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就是在否定自己,他甚至不會自我挑戰,只想任由自己一直如此下去,而這終將導致自我毀滅。”
人們經常討論為什么起初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的密友在幾年之后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境遇。除了智力、機遇、情商等諸多因素外,心態的不同起著巨大的作用。事實上,只要人不對自己進行自我設限,并且給予自己力求改變的自信和勇氣,相信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加精彩!
一天,一位作家邀請一名女保姆為他收拾房子,這位保姆對作家說:“你的家里真是太漂亮了、太棒了,我也想擁有這樣的房子,不過呢,我看還是算了吧!”
作家疑惑地問道:“既然你想擁有這樣的房子,為什么不認真考慮購買呢?”
保姆無奈地搖搖頭說:“我已經快要50歲了,還有生病的丈夫和孩子需要我一個人養活,我并不認為自己買得起一棟房子。”緊接著,保姆感慨地說:“唉!這樣的房子都有很高的房價,再說我為了養育孩子需要很多的錢,而每個月靠打工賺來的收入,根本無法完全應付支出,哪還有閑錢能夠存下來購買房子呢?你說,像我這樣的情形,我要怎么認真考慮買房子的事情呢?算了吧!我知道我是沒有辦法的。”
作家聽完后,一句話都沒說,只是走回自己的書房。不久,他抱著一個糖果盒走出來。作家走到保姆的面前,問她身上是否有10美元的硬幣。保姆雖然感到萬分狐疑,但她還是從口袋中拿出一枚10美元硬幣來交給作家。只見作家將硬幣丟入糖果盒中以后,再將糖果盒無比慎重地放到保姆的手上,鼓勵她說:“我相信你一定能夠辦到的,這10美元就是你為了買房子做的第一步!”
幾年以后,作家收到了一封慶祝新居落成的宴客邀請函,署名者正是當初那位自認無法買得起房子的保姆!
保姆的故事告訴人們,只要你不在心中給自己設限,努力朝著目標邁進,你就會有更加積極的進展;相反,如果你一直認為自己辦不到,或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你就永遠無法實現目標。
人的心態就是這般神奇,如果你給予它更多的陽光,讓自己的心門開得更大些,那么你的人生之路就會更加異彩紛呈。最終,你會如那句話所說——夢想終將照亮現實。
上一篇:戒掉浮躁,靜心思考人生
下一篇:把握機會,適度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