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不完美的生活
幾乎每個人都在追求完美,追求自己的完美,追求生活的完美,恨不得一切都毫無瑕疵,給予我們最深刻最美好的感受。遺憾的是,生活的本質就是不完美,這個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的完美。任何完美,都是相對而言的,都需要我們在接受生活的瑕疵和缺陷的基礎上,才能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完美。
有的時候,我們妄自菲薄,對于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不滿意。殊不知,你所看到的別人那光鮮亮麗的生活,僅僅是展示出來的生活成品而已。就像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娛樂明星,看似整天過得都充實而又美好,而且每時每刻都在接受粉絲的追求和頂禮膜拜,但是實際上他們在背后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更是吃了很多常人不能承受的苦。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必須抱定吃苦的決心,并且在人生的路上堅定不移地付出,才能得到人生的收獲。
對于生活的不完美,很多人總是不斷挑剔,甚至發自內心地排斥。殊不知,不管你對于生活不完美的本質多么不滿,都無法改變生活。因而聰明的人總是學著接受生活,也悅納生活的不完美,而不會處處苛責生活,使自己的心情越來越暴躁煩悶。就像我們對于自身的缺點一樣,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盡管如今有很多高超先進的整容手術能夠改變我們的容貌,但是依然無法做到隨心所欲。所以,我們對于父母賜予的身材容貌,只能接受,而不能抗拒。抗拒除了讓我們感到自卑、怯懦之外,對于生活質量不會有任何提升。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悅納自己、悅納生活,與生活中的瑕疵和不完美和諧共生,從而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盡量提升自我、反省自我,則也許生活反而能夠更加貼近我們的人生理想,讓我們獲得夢寐以求的成功。
自從有了微信朋友圈,王玲覺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卑微和不盡如人意了。原來,大學畢業后,王玲因為是家中嬌生慣養的獨生女,就回到家鄉的小縣城當了一名小學老師。后來,她結識了一位交警,就組建了家庭,從此倒也平平安安,波瀾不驚。
直到畢業十年的同學聚會,王玲才和同學們互相加了微信,再次恢復了聯系。這一聯系可不得了,從此之后她幾乎每天都郁郁寡歡。原來,不是在南京的靜靜買房了,就是在上海的林丹買車了,或者就是廣州的馬玉帶著妻子去了馬爾代夫七日游,再不就是誰誰誰情人節收獲了大鉆戒……原本對于生活還比較滿意的王玲,在朋友圈的各種刺激下對生活越來越不滿意,甚至為此整日看老公都不順眼了。直到有一天,那個在朋友圈曬馬爾代夫補度蜜月的馬玉孑然一身地回到家鄉,王玲才知道她被富二代丈夫甩了。看著馬玉哭笑不得的模樣,王玲說:“每天看你們的朋友圈,我覺得自己過得簡直不叫人的日子。想不到,你們那么瀟灑也有煩惱啊!”馬玉這才忍不住訴苦:“朋友圈發的你也信,那不都是臭顯擺呢!過日子么,不管窮富都差不多,總是有煩惱的。”聽了馬玉的話,王玲這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表象,日子的本質就是總有瑕疵,哪里有絕對的完美呢!
從此之后,她也就擺正心態,對于朋友圈,想看的時候就看看,但是絕不當真,自己的日子還要自己過,所謂苦樂自知吧!
當我們接受了生活的不完美,心中的憤恨和憤憤不平,也就會減弱許多。人生總是難以讓人如愿以償,我們也唯有懷著一顆寬容之心面對生活,才能得到生活的厚待。否則,若我們時時刻刻都對生活百般挑剔,生活自然也不會以豐厚的回報饋贈我們,如此一來,人生怎么可能更加讓我們滿意呢?
與其把寶貴的生命用來和他人刻意展示出來的某一面攀比,不如用這些時間和精力來投入生活,更好地享受生活、擁抱生活。當我們能夠坦然接受生活的不完美,發自內心地不再抱怨生活,我們也就徹底解放了自己的心靈。要知道,苛求生活的完美,其實最大的傷害還是指向于我們的內心,它會讓我們更加焦躁不安,更加不滿厭倦,最終使生活陷入惡性循環。人人的囚牢都在自己心里,我們必須拆除心靈的枷鎖,才能輕松自如地面對生活的一切饋贈。
上一篇:焦點效應——把主角讓給別人,贏得更多勝算
下一篇:愛,是最好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