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職守,敬業是本分
敬業,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端正、敬重的態度,要想盡一切辦法做好自己的工作。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敬業是作為一名員工的基本素質,一個對自己的工作有敬業精神的人,才能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夠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而自己也才能夠從工作中得到樂趣。
“敬業”二字其實有著很廣泛的內容,勤奮、忠誠、服從、紀律、責任、專注等都涵蓋于其中。一個人如果敬業,那么他就會變成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敬業”在我國古代《禮記·學記》中,就被明確提了出來。宋朝朱熹說:“敬業”就是“專心致志以事其業”,即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一心一意,任勞任怨,精益求精。
在現代職場,一個員工是否成功,完全取決于他的敬業程度。敬業的員工,不僅僅是為了對老板有個交代,更重要的一點,敬業是一種使命,是一個職業人士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如果你在工作上敬業,并且把敬業變成習慣,你會一輩子從中受益。
敬業精神的最佳代表就是給加西亞將軍送信的安德魯·羅文中尉。這個曾獲得勇士勛章的中尉,他最為珍貴的地方并不是他有著卓越的才能,而是他閃閃發光的個人品質。那是在100多年前,美西戰爭一觸即發,為了能夠奪取在戰場上的主動權,當時的美國總統麥金萊急需一位負責任的送信人,將這封重要的信件送給古巴的加西亞將軍。軍事情報局立刻向總統推薦了安德魯·羅文。羅文接到這一任務后,懷著對國家的高度忠誠以及無私的敬業精神,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信送到了加西亞將軍的手中。這種無私的敬業精神和個人高度的責任感,就好像是明亮的火炬,照亮了人們前進的方向,這也提升了個人的價值,鑄造了一種民族魂。
一個人,如果有了敬業精神,就會對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不會流于庸俗。他會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人,不僅會很好地完成別人要求他做的事,而且往往能夠超出人們的期望,不斷地超越自己,將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作為員工,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時常問自己:“如果是我,我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嗎?我是不是有這種無私的敬業精神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呢?”一個有敬業精神的人,在自己需要承擔重大責任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地承擔它,假如你不習慣這樣做,那么即便各種條件都成熟了,你也不會承擔起重大的責任,你也不會做好一件重要的事情。請記住,不要為自己的不負責任找任何借口,借口永遠不能夠成為一個人不負責任的理由。一旦你有了尋找借口的習慣,那么你的責任心會隨著借口而煙消云散。你要知道,沒有完不成的事情,只要你不找借口,并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和技能,就能把事情做好;要知道,不論在什么時候,都要做到盡職盡責。
拿破侖·希爾說:“敬業為立業之本,不敬業者終究一事無成。”一個企業不能沒有企業文化,一個員工不能沒有敬業精神。土光敏夫在擔任東芝株式會社社長時對員工的要求很高,他認為:“為了事業的人請來,為了工資的人請走。”這就是敬業和不敬業的區別。
一個隨時以公司利益為重的人,必然是個敬業的人,也是一個不光為別人打工,同時更是為了自己而努力工作的人。在工作中,敬業不只是老板對員工的要求,更是員工出于雙贏考慮做出的明智選擇。當你在為公司努力工作時,公司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在此便畫上等號。日本內閣大臣野田圣子后來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也是因為他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
由此可見,敬業精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提升了公司價值,使老板的預期目標得以實現,但最終,最大的受益者卻是自己。即使你是一個很平凡、很普通的人,你也永遠不會成為天才,但你完全可以通過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工作而成為一個專才,成為一個別人不可替代的人才。
上一篇:忘本的人,誰都會防備
下一篇:忠孝仁義,為人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