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圓內方是正確的做人之道
教育家黃炎培先生給兒子寫過四句話:“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這句話也概括了做人處世要遵循的基本準則。我國歷史上歷來強調做人要外圓內方。那么什么是圓?什么是方呢?其實,方是為人之本,圓是處世之道。方,就是方方正正,棱角分明,指的是一個人做人做事時要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不會人云亦云,不會為他人左右。圓,就是圓滑世故,靈活多變,指的是一個人做人做事不死板,有技巧,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靈活應變,能夠認清時局,從而讓自己處理事情的時候能夠進退自如,游刃有余。
假如一個人過于方正,過于棱角分明,不注意做事方式,就容易遭受別人的打擊和報復;而一個人如果總是八面玲瓏,油滑多變,就會喪失自己的立場,最終也會遭到眾人的拋棄。所以,做人要方圓結合,既要有圓滑的處世技巧,也要有方正的做人原則。
某公司趙總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就是國際象棋,他手下有個高手的棋藝和自己不相上下,那就是業(yè)務部的主管大劉。
這一天,趙總覺得大劉的棋藝大有長進,走出了許多新花招,自己招架不住,連敗兩局。可是,這位主管不懂得逢迎,又喜歡逞強,把最近剛學的花樣一股腦兒地都用上了,趙總被打得落花流水,覺得自己很沒面子。想想大劉平時直言直語,似乎也沒有把自己放在眼里,趙總越想越氣憤,決定給他點顏色看看。
于是,趙總安排讓人事部的老周著手處理,想找一個理由把大劉炒掉。老周平時也和趙總一起下棋,知道他輸不起,估摸著事情由此而來。老周沒有表示出自己內心的反對,只是點了點頭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一周過去了,趙總自己覺得甚是無理,便對老周說:“大劉的事你處理得怎么樣了,”“哦!最近員工培訓的事情有點忙,如果你確實覺得那樣做對公司有好處,我會盡快辦……”
趙總正好順水推舟,作罷了事。老周婉轉地提醒大劉說:“下次,你別把趙總的‘老帥’逼得太慘,小心他會炒你,畢竟他是我們的‘帥’呢!”
大劉明白了其中的意味。從那以后,趙總覺得老周善解人意,而大劉也認為老周很夠朋友,非常信任他。
如果老周真的按照趙總起初的吩咐去做,把大劉炒了,恐怕趙總日后也會遷怒于他。老周一不是直接反對,二是冷靜拖延,三是婉轉提醒,這樣才沒有讓趙總在一時沖動之中出錯,同時又含蓄地讓大劉明白了自己的“罪過”,而且給上司和同事都留下了好印象,真是一舉三得。
老周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可謂深得“外圓內方”的做人精髓,他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雖然我們說做人要方圓兼顧,但是都要堅持一個“度”,不過做得太過,如果為人過分方正,就會變成固執(zhí),就會四處碰壁;而過分圓滑則是世故,會喪失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則,最后也會眾叛親離。所以,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做到外圓內方,也就是說在處事原則上要方正,而在處事方式上則要圓滑一些。那些了解“方圓”原則的人都是大智慧和大容忍的結合體,他們能夠在大的悲喜面前泰然自若,他們行動時迅若疾鷹,從不會為感情所困擾;而他們在退避的時候則能夠審時度勢,全身而退,同時尋找最佳的機會卷土重來。
世事如棋盤,世人如棋子;方的是棋盤,圓的是棋子。圓形的棋子不論怎樣在方形的棋盤中走動,最終都難逃棋盤的約束。方與圓,是每個人一生的哲學,是每個人一生中不斷運用和調整的法則,是生存中永恒的主題。
總之,人生在世,只有運用好“外圓內方”的為人處世之道,才能夠在各種規(guī)則中靈活地穿梭來回,毫無阻礙;才能夠做到既堅守自己的原則,又能夠輕松地達成自己的目的,并且最終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利。
上一篇:只算計自己的利益,成不了大事
下一篇:失意人面前不談得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