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中華星”
張鈺哲是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對天文學的愛好來自于他的童年。童年的張鈺哲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和幻想,特別是對無際的星空投入了與日俱增的關注。
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張鈺哲
那是一個春天的夜晚,天空中慢慢出現了一顆拖著長長尾巴的星星。8歲的小鈺哲驚奇地看著這顆奇特的星星在夜空中移動,最后消失在天邊。他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這種“怪星”的由來,哥哥告訴他說,這是“掃帚星”。
青少年時代,張鈺哲學習非常認真,并看了不少科學知識讀物。在書中,他了解到:小時候看見的那顆帶尾巴的星叫彗星,它每隔76年飛近地球一次,它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的,只有它運行到橢圓形的最邊緣,地球上的人才能看見它。因為是英國的天文學家哈雷發現并準確計算出它的運行周期,所以這顆星就命名為哈雷彗星。
張鈺哲想:我們中華民族曾出現過像張衡、一行等世界著名的天文學家。我國古代的天文古典中也曾有過彗星運動情況的記載,說明我國古代人民對天文學的發展有過偉大貢獻??墒?,現在我們落后了,宇宙中還沒有一顆由中國人發現并命名的行星……作為一個中國人,這是多么難以接受的現實啊!
從此,他立志要為中國天文事業的復興做出貢獻。1923年,他考取了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文系,成為第一個學習天文的中國留學生。
為了不間斷地觀察天象,他設法住進了葉凱士天文臺頂上的小閣樓,白天學習,晚上觀測,并堅持每天給星空拍照,沖洗后再同星圖作比較,看看星空位置有沒有變化。
天文學是一門很難見實效的科學。人類一生最多一百來年就要離開這個世界,而宇宙是永恒的。星象的變幻往往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天文史上的許多發現,往往要幾代人來完成。張鈺哲深深了解這一點,但他仍然每天工作不止,堅持觀測,決不放過星空中的每一個微小的、可能出現的變化……
有一次,他驚喜地發現所拍的星空照片上,有一顆星空圖上所沒有的小行星。他立即仔細計算了它在天空中的經緯度,又計算出它的運行軌道。他把結果報告了行星中心站。不久,他得到了行星中心站的答復,承認他所發現的確實是一顆尚未被發現的小行星。他們通知張鈺哲,要他為自己發現的行星命名。
為了讓世人知道:中國人也有智慧和能力在天文學領域中占一席之地。他把這顆小行星命名為“中華星”。
上一篇:華佗隱名拜師
下一篇:發現電磁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