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留一條后路
天寶元年,李白前往京城趕考。考官是當朝太師楊國忠,監考官是太尉高力士,許多學生紛紛向這兩位送禮,竭力討好他們。因為這兩個人是有名的愛財,如果不送禮,不在他們面前說說好話,縱然文采超群、才高八斗也會落第。
李白偏偏不信這個邪,也不屑于這樣做。進入考場,文思如泉涌的李白下筆千言,洋洋灑灑,很快就去交卷。楊國忠一看李白這個名字,就心生怨氣,因為在他的印象中,這個人沒有送給自己一點禮。便說道:“此位書生只配給我磨墨。”
高力士接著冷嘲熱諷:“磨墨是抬舉他,他只配給我脫靴!”
還沒有走出考場的李白正好聽見兩人尖刻的談話,心中頗為不平,沒想到高力士竟然上前將他推出考場。李白自然落第了。一年后的一天,唐玄宗收到番使送來的一封國書,命令楊國忠大聲念出來。
楊太師打開一看,張口結舌。原來上面全都是一些鳥獸圖形,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竟然沒有一個字是認識的。國書傳下去,滿朝的文官武將個個如見天書,沒有一個人讀得懂。
唐玄宗拍案而起,怒斥道:“你們這班廢物,竟然沒有一個能替我分憂的!限你們三日之內,若仍無人能解其中之意,你們一個個都要免官撤職,聽候發落!”說罷,拂袖而去。
文武官員們紛紛打聽能通讀番文的飽學之士。這時,有人推薦了李白,玄宗立即命人接他入宮。李白從皇上手中接過番書,迅速地掃了一眼,冷笑了一聲,說道:“番國威脅我大唐國,如果不割讓高麗的176座城池就會馬上發動兵馬。”
玄宗聽后,急忙和大臣們商討對策,一群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大眼瞪小眼,茫然不知所措。玄宗看著面前氣度不凡的李白,問道:“不知你有何良策?”
李白胸有成竹地說:“這有何難,等我修書一封,明日番國必將不戰而降。”
玄宗大喜過望,沒想到李白一紙文書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解除自己的心頭大患,立即承諾:“你學識淵博,今又替朕排憂解難,朕要封你為翰林學士。”隨即,安排盛宴款待李白。
第二天,李白重又進殿修寫詔書。只見楊國忠和高力士列于文武官的首位,想起去年自己所受的“待遇”,便向玄宗請示說:“去年臣應考時,楊太師和高太尉二人將我批落,還對我冷嘲熱諷一番。今日我仍覺不服,又看他二人如此神氣,現在微臣有個不情之請……”
玄宗一心想著如何盡快解決來自番國的威脅,爽快地說:“你有任何要求都可以,只要我能辦得到。”
“臣懇請圣上吩咐楊國忠為我磨墨。讓高力士為我脫靴,只有這樣我才能心平氣和,口代天言。”說罷,看著楊國忠和高力士。
二人聽此,早已氣得咬牙切齒。唐玄宗用人心切,就按照李白的話傳旨下去。楊國忠強忍怒火,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耐著性子磨墨,雙手捧硯。高力士也只好畢恭畢敬地跪在一旁,脫下李白的靴子,雙手捧立,不敢造次。
李白寫的詔書陳詞嚴厲,句句擊中要害,番使看罷覺得自己真是膽大妄為,連連謝罪,最后嚇得飛快地離開了京城。玄宗從此對李白寵幸有加,賜予他豐厚的財富和崇高的地位。
李白在宮中一路平步青云,很是得志。但有一天,他卻主動上書,請求玄宗讓他離開宮中。離開皇宮后成為鄙野鄉間的閑云野鶴,創作了許多奇偉壯麗的詩篇。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因為寵辱不驚才能活得坦然灑脫,才能知足常樂。
上一篇:為人處世的智慧
下一篇:為行動時刻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