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原本屬于物理學名詞的“正能量”成了人們對美好精神與道德質量最傳神的概括。起初,“正能量”一詞的流行源于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作者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從而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變得更加自信和充滿活力。與之相反,那些能夠迅速把人的好心情破壞掉,令人消沉的東西,就是“負能量”。其實,對于如今被人們反復提及的這一時尚詞匯,早在中國古人的言論中就很好地詮釋過,那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2012年4月16日晚,天津的哥馬師傅駕駛出租車來到天津盲校門口,搭載了一位盲人小伙子。經過閑聊,馬師傅得知這個小伙子即將畢業,想找一份按摩師的工作。到達目的地后,小伙子應付12.4元的車費,正當他摸索著掏錢包時,馬師傅按住了他的手:“不收錢。我干嗎掙你的錢?我不偉大啊,你別覺得我多偉大,只不過我掙錢比你容易!”
事后,健談的馬師傅跟下一位乘客聊起了剛剛發生的事情。這位乘客西裝革履,可能剛參加完宴席,身上還微微帶著酒氣,在與馬師傅的對話中,顯得很得體。付賬時,乘客掏出錢來說:“師傅,別找了。”馬師傅一看,乘客給了30元,可只應收14.1元。“這錢還有剛才那位的。”這位乘客解釋道。馬師傅連忙推脫,可乘客說:“我也不偉大,我掙錢比您也容易點。以后再見到殘疾人,您就繼續幫他們吧。”
這件事被馬師傅的女兒發表到微博上,立即引發了人們的贊譽。當記者試圖聯系采訪此事時,馬師傅拒絕了,只讓女兒在微博上說:“這真的不叫事兒,誰碰上都會這樣做。如果大家真的覺得這件事情影響很好,就用自己的方式傳播吧。”
無獨有偶,類似的正能量發酵事件還在上演。2012年11月2日,江蘇揚大附中的學生徐礪寒在騎車上學途中不小心撞壞停在路邊的寶馬車之后,沒有選擇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了近半個小時。為了上課不遲到,他在車上留下一張附有聯系方式的紙條后離開了。“尊敬的×××車主:我是揚大附中的一名學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學途中不小心弄壞了您的車。主要是一條劃痕及左后視鏡,我無法及時賠償。聯系方式:××××。對不起!”
看到這張主動承擔責任的紙條后,車主“無比感動”和“極度震驚”。而這個小意外還引來了一連串感人的后續:被撞車主在感動之余決定不讓徐礪寒賠償修車費用,而聽聞此事后,一家修車行則表示愿意免費為受損車主修車。這件事被報道后,人們紛紛感慨,從孩子身上看到了美好。
對于馬師傅來說,他體諒到一位因身體不便而處于弱勢的年輕人的不易,于是主動承擔了為他服務所產生的費用。而在后一位乘客看來,馬師傅也是普通的勞動大眾,辛辛苦苦拉活兒不容易,相比之下,自己的境遇稍好些,所以,他愿意傳承馬師傅的善心,照顧境遇相對處于弱勢的馬師傅,替前一位乘客付車費。馬師傅用自己的善舉感染了身旁的人,同時,他也獲得了充滿善意的支持和鼓勵。而那個原本有機會離開卻愿意留下來為自己的失誤承擔責任的中學生,用自己的誠信換來了車主的諒解,車主又因自己的大度獲得了隨之而來的善待。“好人有好報”這種從古至今沿襲下來的美好愿望和道德意識,在現實中得以實現和傳承。
2012年年底,“九球皇后”潘曉婷專門飛赴沈陽看望一位84歲的“花球奶奶”,并與奶奶切磋球藝。在奶奶眼中,潘曉婷是偶像級人物;而在潘曉婷眼中,奶奶能夠克服高齡帶來的諸多不便,一門心思鉆研臺球,則是為臺球運動的普及做出了積極的推動。道別時,潘曉婷將嶄新的球臺和球桿送給老人,并且囑咐道:“您要堅持打球,一定要在運動中保持身體健康。”能夠在百忙之中抽空去赴一個陌生老人的邀約,潘曉婷的孝心善舉一時間被人們所稱道。
其實這些都是非常微小的善舉,但卻能讓我們眼眶發酸,感動唏噓,因為這種正能量所帶來的美好,能夠讓我們不由自主地產生崇敬感,并且身體力行地去親近,去傳遞。沒有功利心,不求回報地付出,反而更容易獲得支持和回報。這就是正能量的魅力,我們可以成為正能量的發起者,也可以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者。對于弱勢群體,不要吝惜伸出你的援手,你的舉手之勞可能會帶給他們極大的便利。對于需要我們主動承擔責任的事情,也不要畏縮退卻。你為別人制造美好和感動,也會有更多的人將美好送還給你。
也許有人會遲疑,釋放正能量真的會得到好報嗎?美國的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從現代科學和醫學的角度出發,對人的“付出”與“回報”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度研究,并且得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信息:付出與回報之間的確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他本人渾然不知……
在物理統計和生理分析中,“付出”產生了“醫療作用”和“快樂指數”。比如,樂于付出對人的心臟病的抗病力竟是阿司匹林的兩倍,還能夠減輕病痛對老年人的影響等。綜合來看,一個習慣釋放正能量的人,其自身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判斷能力、正面情緒和心態等都會全面提升。
分享心得
善良和誠信,不僅關乎一個人的道德質量,更能體現出他的社會價值。毫不夸張地說,一個始終傳遞正能量的人,甚至能夠提升他所在地區甚至國家的整體形象及競爭能力。原因很簡單,正能量可以帶給我們溫暖和感動。它積極健康,善良樂觀,催人奮進,給人力量;它扶助弱小,承擔責任,傳遞美好,讓我們在瞬間充滿了自信和希望——那些不斷釋放正能量的好人所能做到的善舉,我們也能做到;他們所能得到的好報,我們也能得到。
上一篇:職場麗人,改變自己還是改變環境?
下一篇:做個堅韌的正面能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