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世事紛擾。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任何人都會有痛苦、困惑、煩憂或委屈的時候。只有淡泊名利,寬容對待生活中的各種得失,才能讓自己平靜從容地處世,也才能讓自己活得更輕松、更灑脫。這正如一句俗話說得那樣,“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只要將心中的怨恨排除掉,懷著一顆平和的心去看待人和事,就能愉快地生活。
生活中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當你煩惱的時候,當你與他人產生矛盾的時候,當你遭遇不順心、不如意的時候,試著放開個人的得失心,告訴自己:“冬天過去了就是春天,黑暗過去了就是黎明。”
唐代著名高僧慧宗禪師就是一位非常想得開的人。他酷愛蘭花,所以在平日弘法講經之余,花費了大量時間栽種了數十盆蘭花。
一天,慧宗禪師要去遠行弘法講經,便吩咐弟子看護好蘭花。在他講經的這段期間里,弟子們都非常細心地照顧著蘭花。然而,一天深夜,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弟子們由于一時疏忽,將蘭花遺忘在院子里。第二天,弟子們看著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憔悴的蘭花,后悔至極。
幾天后,慧宗禪師返回寺廟,弟子們忐忑不安地上前迎接,準備接受責罵和懲罰。不料,慧宗禪師得知原委后,竟泰然自若,神情依然平靜安詳。他安慰弟子們說:“我種蘭花,一是希望用來供佛,二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而不是為了生氣。”
禪師雖然喜歡蘭花,但他的內心并不因蘭花的得失而受影響。的確,對于既成的事實,生氣、計較都無濟于事,與其大動肝火,不如心境平和地接受當前現實。“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去感悟心靈的寬和與平靜,心平如鏡,心靜如水,這不正是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嗎?
著名學者胡適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界上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別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最不明智的行為。胡適一生心境平和,這與他母親馮順弟的言傳身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是他的父親胡傳的第二任妻子,胡傳死的早,馮順弟23歲便開始守寡。雖然從名義上來說她是一家之主,但是胡傳前妻所生的兒子和兒媳婦對她的態度始終是不友善的。
胡傳與前妻所生的長子,從小便不成器,后來又染上吸食鴉片、賭博的惡習,揮霍無度,并欠下了許多債務。每年除夕,總有一幫債主前來討債。對此,馮順弟雖然心里也有些不滿,但她依舊心平氣和地料理著過年的事情。直到半夜,她才從后門出去,給每個債主塞一些錢,說些好話,將他們支出家門。長子回家后,馮順弟從不罵他,更不在臉上掛一點慍色,一家人還是和和美美、歡歡喜喜地過年。
馮順弟用她那博大、慈祥、寬容的胸懷,給兒子胡適樹立了做人的好榜樣。胡適處處與人為善,待人溫厚、寬容、大度,一生朋友遍天下。
盡管寬容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有這樣做了,才能使自己心境平和。平和展現的是一種心性的修養,是一種道德的修養,同時,平和還是對人生和社會呈現的一種境界,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處世哲學。總之,只有心境平和,才能真正享受內心的喜悅。
上一篇:堅守內心的寧靜
下一篇:面對紛擾的人生,做到寵辱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