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與失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
很多時候,面對得失,我們斤斤計較,恨不得永遠只有得到,而沒有失去。一旦失去了點兒什么,我們就絞盡腦汁地想要從別的地方獲得補償。殊不知,得失是人生的常態(tài),并不值得我們這樣大動干戈地去算計。人生,就在得失之間,而得失,大多數(shù)時候只在一時一事之間。命運總是公平的,有時,你在這里失去了,在其他地方就會獲得補償。因此,我們要以平常心對待得失,就像對待陰晴不定的天氣,有烏云就會有陽光明媚,只須耐心等待就行。
得到和失去都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即使是再美好的東西,也終將會逝去;即使是再痛苦的失去,也終將會被時間沖淡。我們會有新的得到,也同時會面對新的失去。而最終留給我們的,只是回憶。甚至連回憶,也會漸漸地淡忘。有些人喜歡用馬拉松來比喻人生的漫長,的確,在跑完馬拉松的過程中,終點已經(jīng)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眼前所面對的景色。我們既無須想著遙遙無期的終點,也無須想著已然路過的美景,只需要盯著眼前的目標,一步一步地邁進。所以,把握現(xiàn)在吧,珍惜你所擁有的,遺忘你所失去的,勇敢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他很喜歡唱歌,但是,因為家境貧寒,他沒有足夠的錢為自己買唱片和心愛的小提琴。一次,為了買一把心儀已久的小提琴,他把媽媽給自己的一個學期的學費花掉了。他抱著心愛的小提琴忐忑不安地度過了整整一個學期。讓他驚訝的是,一個學期,學校都沒有向他催交學費,因為媽媽沒有打電話問他學費去哪兒了。當他漸漸心安的時候,新學期剛剛開學,他剛剛到校,媽媽就打來電話問他上個學期為什么沒有交學費。終于東窗事發(fā)了,他的心踏實下來。面對媽媽的指責,他只是囁嚅著說自己真的很想買那把小提琴。對此,媽媽雖然無可奈何,卻不得不去為他籌措學費。
轉眼間,在小提琴的陪伴下,他大學畢業(yè)了。他沒有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yè)相關的工作,而是走上了音樂的道路。也許是天賦,也許是音樂這條路走得太艱辛,當他能夠自由地唱自己愛唱的歌時,他就像一顆爆發(fā)的原子彈,釋放出了無限的音樂能量,他很快就走紅了??粗鵁o限風光的兒子,媽媽熱淚盈眶,他自己也百味叢生。
瞞著媽媽,用一個學期的學費買了小提琴;忐忑地抱著自己心愛的琴度過了一個學期,不得心安;被媽媽指責,但是卻依然不改音樂的夢想;畢業(yè)后,火速躥紅,成為音樂屆的新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得與失的轉化,卻又不能僅僅用得失衡量。人生就是如此,我們無法精確地衡量自己的得失,因為得失之間的界限原本就沒有那么明確。
得失不是絕對的,正如塞翁失馬一樣,焉知禍福呢?我們應該有一顆淡然的心,正確地面對得失,這樣我們才能擁有豁達的人生。
得與失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我們應該坦然面對。
上一篇:年輕,就應該努力拼搏
下一篇:得之我幸,失之亦我所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