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做敢擔當,才能在復雜的世界里活出精彩的人生
從小到大,我們會經歷許許多多的事情,也經常會有做錯事的時候。做錯事說來總是一件會有損失產生、讓人一聽就高興不起來的事情,因而總是會有人不愿意承認自己犯下的錯。但私以為,會做錯事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無可避免,并且做錯事也從來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很多時候,只要你學會正視自己的錯誤,知錯能改,就會幫助你更快地進步與成熟。要我說,敢做敢當,應該是我們最值得保有的珍貴品行。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一個人要想敢做敢當,前提是必須學會勇敢正視,只有首先敢于正視,才能承認自己的對與錯,不逃避自己的責任并敢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平時工作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做看上去特別輕松、簡單的事情。只要領導稍微多分派一點任務,就會在背地里抱怨領導“腹黑”,給自己穿小鞋等。其實,親愛的寶貝,不妨換個角度去思考一下,領導能將任務多分派給你,其實是一種對你能力的認可,更是一種對你的肯定,不是嗎?再說,看似多做了活吃了點虧,但從做的事情中受益,最后獲得鍛煉的其實也是我們自己呀。親愛的寶貝,這個時代其實從不缺乏具有聰明才智的人,但是卻缺少具有智慧的人,不信你看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曾經,有一位老爺爺同時養了一頭小毛驢和一匹馬。有一天,老爺爺想讓他們幫忙搬點東西去集市上賣,一袋是棉花,一袋是石頭。老爺爺讓小毛驢和小白馬自己選擇想要背什么,小毛驢急忙喊道:“我……我選棉花,不要和我搶。”小毛驢一邊喊著,一邊飛快地跑過去將棉花背在了自己的身上,小白馬只得扛起了石頭。
石頭實在是太重了,小白馬一路上都在喘著粗氣,小毛驢看了并沒有想幫忙的意思,反而諷刺道:“你怎么這么慢呀,平時看你不是跑得挺快的嗎?今天怎么跑這么慢。由此可見,我才是這個家里最能干的助手。”小白馬聽了小毛驢的話并沒有理睬,只是自己默默地繼續往前趕。到了一條河邊,他們渡河時,小毛驢卻發現自己身上的棉花變得越來越重,都快壓得自己直不起腰來了。小白馬卻還是穩穩當當地往前走著。于是,小毛驢生氣地說:“哼,我身上的東西突然變得這么重,你是不是偷偷往我身上放東西了。”老爺爺聽到小毛驢的話,憤怒地朝小毛驢呵斥:“蠢材,你背的是棉花,棉花干的時候是很輕的。但是我們剛剛渡河,你的個子矮小,棉花已經被河水打濕了。所以,被浸泡的棉花就變得比石頭還要重了。”小毛驢聽了老爺爺的話,仿佛明白了什么,開始靜下心來穩步向前進,后來,棉花中的水不斷地流走,小毛驢背上的棉花又變得越來越輕了。
親愛的寶貝,你看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先入為主、拈輕怕重的想法,這也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潛意識里隱藏的一種惰性。如果不加以調整與學習,我們只會讓自己被這種想法左右而變成一個自私自利、沒有承擔的人。因此,親愛的寶貝,不妨捫心自問一下,面對問題時,你是要做勇于承擔不抱怨的小白馬,還是要做拈輕怕重、抱怨牢騷一大堆的小毛驢?很多時候,我們就跟故事中的小毛驢一樣,看似小聰明滿滿,但到了最后卻是最為愚鈍的。親愛的寶貝,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著相差很大,但拆分開來,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因為只要你勇于承擔,看似再難的事情也會變得很簡單。
沒有長大的時候,父母就像是我們心中的神,任何事情在他們面前都可以被解決。那時候我們便無比憧憬自己長大后的時光,好似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自然地長大,自己便會擁有一切想要的能力。但長大后才發現,父母這一切的神通不過是出于對我們的愛護,出于作為一個父母作為一個成年人該有的一種責任和承擔。因此,親愛的寶貝,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當你不再拈輕的時候,生活就往往會過得越來越有“重量”;當你不怕重的時候,生活也會過得越來越有滋有味;而當你學會更加勇于承擔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早已是另一番景象。親愛的寶貝,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從來沒有誰生來就是完美的。但這并不值得我們遺憾,因為只有擁有了缺憾,我們才能有可改之處,也才會有可以進步的空間。只有學會正視自己的不足,勇于承擔該有的責任,盡力發揮自己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的短處,學會每天進步,日積月累,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大不相同。
上一篇:控制你的思維,行動前先思慮清楚
下一篇:敢想敢做,度過敢于拼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