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父母來不及等待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年少時不懂得這句話的含義,還私下嘲笑:為什么總是要留在父母身邊?小小年紀,就開始幻想著云游四方。長大后,帶著這個夢想,我們迫不及待地離開了父母,殊不知,歸期不可知。再讀“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方知其中的奧秘。
許多人背井離鄉,遠至海外,是為了追求他們的夢想,追求事業有成,追求前途無量。他們總在想:等自己有了錢一定好好地孝敬父母,買了大房子一定接父母來住,忙過了這陣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要知道,父母不會在原地等我們。也許,等我們有一天人生輝煌的時候,父母卻早已離我們而去了,而我們心中只會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一位前不久剛剛回國的朋友說:“在國外,經常看著朋友們來回奔波,有時是母親病重了,有時是父親去世了。回來后,他們都會長吁短嘆、后悔不已,嘴里總是說‘早知道……早知道……’這樣的情況讓我戰栗不已,我也開始有了電話恐懼癥,害怕聽到父母的電話,擔心他們的身體狀況。”
最后,朋友選擇了回國。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離城不遠的郊外居住,過著田園的悠閑生活。他每天下班都回家吃飯,周末也是待在家里,陪父母聊天。有朋友抱怨:“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們聚會都少了,一直待在郊外多悶啊,跟我們出去玩玩吧,父母少陪兩天也沒事。”他卻淡定地說:“父母老了,他們不會一直在原地等你,他們一輩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長大,等你上學回家……現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飯,他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呢?”
歲月不饒人,父母是不會在原地等我們的。我們在成長,父母卻在慢慢地老去,孝敬父母這樣的事情是等不得的。作為兒女,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孝敬就是常回家看看,錢是掙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而我們與父母相聚的日子卻越來越少。父母不求兒女對他們有多大的貢獻,只求常常看到兒女,能和兒女吃上一頓飯、說說話,不要等到那一天,我們都后悔。
父母從來不會埋怨子女,如同上帝不會降罪于他的子民。這是一種無私的愛,但是,千萬不能因為愛的無私而讓那份愛變得受之無愧、理所當然。在工作空閑的時候,不妨抽出時間給家里打個電話,回一趟老家或者父母所在的地方。趁著父母健在的時候,及時行孝,記住這樣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
啟示
“孝”分為四個層面: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生活中,許多人對父母的“孝”還停留在第一個層面。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待:孝敬父母、行善積德、學習智慧。孝敬父母,其實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及時行孝,莫等閑!
上一篇:委婉地拒絕領導,是一門藝術
下一篇:學會笑納命運賜予的磨難,締造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