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墳真寶
武則天稱帝時,她的女兒太平公主極受寵愛,曾接受不少賞賜,成了權重一時的顯赫人物。
一日,太平公主閑來無事,便想取來寶物觀賞。平時,公主對這些寶物異常珍愛,不敢輕易動用,也不敢隨意出示于人,密藏于寶庫里,并加鎖數道,以保萬無一失。誰知今日打開柜子一看,兩盒寶物不翼而飛。公主十分驚愕,不僅因為寶物稀世罕見,價值連城,更是因為丟失御賜之物,非同小可。日后若是皇帝查問起來,自己可擔待不起,于是她立即進宮,向武則天稟明此事。
武則天聽聞,極為震怒,暗想:什么人如此猖狂,居然到公主府中盜取寶物,真是賊膽包天!如不查明重辦,后患無窮。當即命人把洛州長史傳來,厲聲責問:“公主府中寶物被盜,你身為洛州長史,對如此大案竟未有察覺,該當何罪?”長史連忙叩頭,回道:“公主府中失盜,臣確有失察之罪,望陛下開恩,限定日期,容臣察訪,如能破案捉賊,追回寶物,也好將功補過。”武則天盛怒之下,哪容他人分辯,不等長史說完,便一拍桌案,厲聲道:“說什么失察,分明是你玩忽職守,還敢與朕狡辯?限你三日破案,三日捉不到賊,追不回寶物,一并治罪!”長史聞言,心中暗自叫苦:“三日破案,除非神助,否則比登天還難。”想到此,連連叩頭,乞求武則天寬限幾日。武則天并不理會,怒氣沖沖,拂袖而去。長史見狀,嚇得額角冒汗,渾身抖作一團。半晌過后,方才強打精神出宮。
長史回到府中,便差人調河南、洛陽兩縣縣慰火速來此,聽候差遣。兩縣慰不敢怠慢,催馬趕至長史府,聽說公主府中寶物被盜,已知此行兇多吉少,又聽說限定兩天破案,不然就地處死,頓時嚇得目瞪口呆,癱倒在地。長史把令傳下后,也不多說,命人將兩縣慰拖出府門外。兩人百感交集,痛不欲生,后轉念一想,事已至此,倒不如任其自然,聽天由命。兩人彼此寬慰一番,便各自回衙,召集差役說:“公主府中寶物被盜,限一日內查清,不然就別想活了。”眾差役聞言,先是一愣,暗自尋思:“公主府第建在京城之內,墻高院大,門禁森嚴,能到府中盜走寶物的,決非尋常手賊草寇,必有超人本領,如何一日之內捉到?”
有一名洛陽縣差役,名叫沈智清,聰慧伶俐,精明能干,平時被張縣慰視為左膀右臂,此刻也深感為難,跪到張縣慰面前說:“大人不如現在就處死我們吧,何必讓我們多受一日煎熬?”縣慰聽后十分生氣,拍案喝道:“你講此話,就該掌嘴!本縣何曾存心置你們于死地?”沈智清回答:“如此大案,大人只給一天期限,并言明不能破案即不可活,這豈不是有意刁難?小人想,早晚都逃不出一死,索性求大人恩典,早些賜死,彼此都省卻許多麻煩。”“本縣以前這樣逼過你們嗎?這次可非同尋常啊!”縣慰反問道,停了停,滿臉苦笑,語氣弱了許多,“不是本縣刁難,而是捉不到人,連本縣慰也活不成啊!時間所剩不多,還是趕緊設法捉賊去吧!”說完起身進入后堂。眾差役面面相覷,一個個如木雕泥塑一般。沈智清見狀,便對眾人說道:“看來各有各的難處,我們還是分頭到街前鬧市、茶樓酒館,暗中查訪,或許能找出些蛛絲馬跡,總比在這里提心吊膽、坐以待斃強。再說大人平時對我們也很關愛,也算是為大人分憂吧!”眾差役覺得有理,馬上起身,分頭行事。
沈智清同兩個差役在各處察看了半日,無半點結果,兩差役愁容滿面,憂心忡忡,沈智清便勸慰道:“何必如此犯愁,人活一百終有一死,愁又有什么用?現在尚有半日時間,一有轉機,我們大家豈不就有救了?走,前面有座酒樓,暫且到里面去小飲幾杯。”
幾杯酒入肚,兩個差役更是愁上加愁,沈智清一再勸慰,無奈心病難醫,絲毫不能奏效。就在這時,只見旁邊座上站起一人,走到他們面前,關切地問道:“三位有何難解之事,在此犯愁?”沈智清等三人同時抬頭,只見那人雖是常人打扮,卻舉止瀟灑,儀表不凡,三綹短須,年紀在五十上下,目光深邃,仿佛洞察身邊一切,因此趕忙起身問道:“閣下貴姓高名。何故如此關切?”那人答道:“我見三位公差打扮,且眉頭緊鎖,必是遇到疑難之處。如能相告,或許可助一臂之力。”沈智清略表遲疑,那人便已心知肚明,環顧四周,見無人注意,便從袖中掏出一紅綢小包,打開一看,是一方湖州別駕的官印。那人低聲道:“本官蘇無名是也!”沈智清等人聽到這里,頓時喜出望外,慌忙跪倒在地,齊聲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還望見諒。若得大人相助,我等可得生了。”
原來這蘇無名學識淵深,通今博古,為官多年,以清廉自守,極得治下百姓擁戴,尤以善斷盜案、長于擒賊,享名于朝廷內外官吏之中。為官所到之處,可稱政通人和,盜賊斂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沈智清對此早有耳聞,如今一見,便像見了救星一般。
蘇無名得之情由,即刻隨他們同見縣慰,再見長史。長史聞報大喜,急忙降階相迎,緊握蘇無名雙手,感激不盡。蘇無名說:“此次到京本為述職而來,既遇此事,豈能袖手旁觀?再者,破此案,擒賊人,繳贓物,不僅為同行兄弟破除困厄,亦可為民除害。”言罷,要長史領他去見皇帝,當面請旨。長史自然是求之不得,遂進宮向武則天稟明此事。武則天自然知道蘇無名,馬上傳旨召見,一見面就迫不及待地問:“盜賊捉住了嗎?”蘇無名回答說:“還沒有。不過,如果皇上委派臣去破案,也許能行。但請不要限定時間,放寬對府縣的限期,眼下暫不追究此事,因為這盜賊不同一般,追急了,反會誤了大事。另外,需將河南、洛陽兩縣捕盜吏卒全部歸臣調遣。數十日內,臣定將盜賊捉拿歸案。”武則天將信將疑,問道:“愛卿有把握嗎?”蘇無名從容回答:“陛下依臣所奏,十有八九可如期使案情大白天下。”武則天也深知要破這等大案,沒有一段時間不行,限定三日破案乃是一時之氣,于是說:“就依愛卿所奏。破得此案重賞,如不能緝獲盜賊追回寶物,便有欺君之罪!”蘇無名領旨出宮,召齊沈智清等兩縣差役,告誡他們先不要著急,但也不可懈怠,要暗中密切注意一切可疑之人。到時,再告訴他們如何行動。
約過一月有余,正值寒食節,也就是清明節,蘇無名召集沈智清等全部差役,向他們布置了行動計劃,讓他們十人或五人一組,分別在城東門和北門注意監視。如果看到有十多人的胡商,身穿孝衣,向城外北邙山墓地而去,就偷偷跟蹤,并馬上報告。
沈智清等差役們按蘇無名的吩咐,密切監視過往行人。不久,果然出現一伙胡商,約有十二三人,向北邙山方向而去。沈智清急忙派人去向蘇無名報告,自己領著其他人繼續緊緊尾隨,觀其行動。蘇無名得報立即趕到,詢問適才發生的情況。沈智清說:“這伙胡商至一座新墳前,設祭奠后,哭嚎一陣,即撤掉供品,一起繞墳仔細查看,審視良久,遂相視而笑,此時正在墳側分享供品,飲酒敘談。”蘇無名笑道:“如今此案可了結了。”言罷,命令沈智清帶人一擁而上,將胡商們抓獲。胡商立即大嚎大叫,蘇無名并不理會,沈智清他們挖開墳墓,露出一口棺材,打開一看,里面裝的全是太平公主丟失的寶物。這伙胡商面對贓物,無可抵賴,這才乖乖將作案經過如實招供。
原來他們早就得知武則天贈給太平公主不少寶物,于是由兩個偷技非凡又善于異裝術的人,喬裝混入公主府,再進入庫房,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寶物盜了出來。由于擔心公主發現寶物失盜后查得急,不能安全搬回家鄉,所以想了一個暫緩搬運的辦法,埋在新墳里,待風波平息、時機成熟后再搬運回去。眾差役無不咋舌,十分驚訝,作案經過全都與蘇無名分析的一模一樣。如果不是遇到蘇大人幫助,此案如何破得了?大家都佩服得五體投地,不約而同地稱贊蘇無名斷案如神。
消息奏明皇帝,武則天既喜又驚,當即傳旨召見蘇無名,問道:“你是怎么捕獲這些盜賊的呢?”蘇無名回答說:“臣并無神奇之處,只是能識別盜賊罷了。臣到達京城那天,正是這些胡商出殯送葬之時,見他們行動異常,覺得事有蹊蹺。根據經驗,臣當時就懷疑他們是賊,但沒有證據,也不可能跟蹤他們去何處埋葬。后來遇到沈智清等公差,得知公主寶物失盜,所以才斗膽向皇上請旨破案。今天是清明節,百姓有掃墓的風俗,我估計這伙胡商必定趁機出城有所行動,于是派人暗中尾隨,以查找假墳,順便留意他們的舉動。到了墓地,發現這伙強盜既然設了供品,舉行了祭奠,但他們卻哭而不哀。這證明他們埋葬的不是人。當祭掃完畢,又發現他們在墓旁來回察看,并相視而笑,這表明他們看到墳墓完好如初,放心了。他們將寶物埋在墳墓里,是想待風波平息下來后再分享。當初如果催促官府立即偵破此案,這伙賊人必定狗急跳墻,將財寶取出逃走,或者來個按兵不動,無法破案。所以,臣才建議暫不追究,先穩住他們。”
武則天聽了,大為贊賞。隨即傳旨賞賜蘇無名黃金絲綢,官職連升三級。
上一篇: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
下一篇:關于國際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