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習一點點
費利斯的父親出生于貧苦農家,書只讀到五年級,家里就要他退學到工廠做工去了。從此,社會便成了他的學校。他對什么都感興趣,他閱讀一切能夠得到的書籍、雜志和報紙。
父親喜歡聽鎮上鄉親們的談話,以了解人們世世代代居住的這個偏僻小山村以外的世界。父親非常好學,他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向往,他的這種強烈好奇心,不但隨同他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后來還傳給了他的家人。他決心要讓他的每一個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費利斯的父親認為,最不能容忍的是我們每天晚上上床時還像早上醒來時一樣無知。他常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雖然我們出生時愚昧無知,但只有蠢人才永遠這樣下去。”
為了避免孩子們墮入自滿的陷阱,父親要他們每天必須學一點新的東西,而晚餐時間似乎是他們交流新知識的最佳場合。他們每人有一項“新知”之后,便可以去吃飯了。
有時,父親的目光會停在他們當中一人身上?!百M利斯,告訴我你今天學到了些什么?!?/p>
“我今天學到的是尼泊爾的人口……”
餐桌上頓時鴉雀無聲。費利斯一向都覺得很奇怪,不論他所說的是什么東西,父親都不會認為瑣碎和乏味。
“尼泊爾的人口。嗯,好?!?/p>
接著,父親看看坐在桌子另一端的母親。
“孩子的媽,他今天所說的東西你知道嗎?”
母親的回答總是會使嚴肅的氣氛變得輕松、愉快起來。“尼泊爾?”她說,“我不但不知道尼泊爾的人口有多少,我連它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呢!”
當然,這種回答正中父親下懷。
“費利斯,”父親又說,“把地圖拿過來,讓我們來告訴你媽媽尼泊爾在哪里?!?/p>
于是,全家人開始在地圖上找尼泊爾。費利斯當時只是個孩子,一點也覺察不出這種教育有什么好處。他只是迫不及待地想跑出屋外,去跟小朋友們一起嬉戲。
如今回想起來,費利斯才明白父親給他的是一種多么生動有力的教育。在不知不覺之中,他們全家人共同學習,一同成長。費利斯進大學后不久,便決定以教學為終身事業。在求學時期,他曾追隨幾位全國最著名的教育家學習。
最后,費利斯完成大學教育,具備了豐富的理論與技能,但令他感到非常有趣的,是發現那些教授教他的,正是父親早就知道的東西,那就是不斷學習的價值,每天學習,每天進步。
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決定于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每天都努力學點新的東西。這一天才稱得上是沒有白費。
上一篇: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下一篇:永不停止地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