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時間:一寸光陰不可輕
一寸光陰不可輕
季羨林先生曾經看著書桌上座鐘的秒針向前走動,感嘆道:“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跟著一跳?!笨桌戏蜃佑醒裕骸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這里的逝者指的是水。水一直在流逝,永不停息,這讓孔子吃驚興嘆。而季羨林先生的心跳,跳的就是時間。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時間卻看不見也摸不著,我們雖不能感覺到它在流逝,但它卻真的在流逝。
感受時間的流逝
在季羨林先生眼中,遠古人的生活很幸福。因為那時候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照太陽的升起和落下來安排一天的活動。他們感知時間的流逝,也只在隱約之間,并不是非常清晰。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人們變得聰明了,通過研究太陽光和陰影位置的推移變化來計算時間,并且把時間叫作光陰。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發明了各種計時器來記錄和測定時間的推移,當鐘表問世的那一刻,時間的存在與流逝就直觀地展現到我們眼前。
當人們對看不見摸不到的時間有感知后,就逐漸遠離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變得好像機器人一樣,匆匆忙忙,急急躁躁,漸漸地變成了時間的奴隸,也成為了鐘表的奴隸。季老舉例子說,現在的工作中,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會議,開會必須按時按點,不能隨意遲到。倘若參加會議又偏偏趕上緊急事件,再怎樣焦急,或者頻頻看手表,也不能解決問題。人居然被時間束縛到如此可憐的程度,這不是淪為了時間的奴隸嗎?
當然,像古人那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動拖沓散漫,在今天這個高速運轉的時代顯然也是行不通的,不管我們是否愿意,都必須承認,文明發展到了如此的高度,就是以人類成為時間的奴隸為代價的。
擺脫時間的奴役
盡管如此,整天被各種煩瑣事趕著走,不能把握自己的時間,完全被時間奴役,這絕非我們所希望的生活狀態。世間的所有事情,都有輕重緩急之分,因此我們不應把一切時間都用于看似“緊急”的事情,要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讓時間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管理時間,分清“緊急”和“重要”是非常必要的。
季羨林先生建議大家首先要學會給事情排序,做一個優先次序表,這會讓每天的工作變得更輕松,也更有條理,而且會剩下許多時間,好好地享受心靈的安靜。在管理時間的時候,以任務目標作為劃分時間的標準,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能清楚地知道下一個目標在哪里,在這過程中把壓力化為動力,可以更堅定地走下去。因此,有計劃、有條理地工作和生活,就能避免淪為時間的奴隸。
在時間管理方面,要學會運用“二八原則”,用20%的時間產生80%的成果。因此,把握一天中20%的黃金時間,不要做瑣碎的事,專門用來思考和解決關鍵問題。
季老認為,行走于世,我們都不得不受到時間的約束。在時間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如果你懂得管理和分配時間,你的生命就相當于比別人拉長了幾倍,能夠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創造出更多有用的價值。季老說:“現在照樣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鐘的秒針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但是我的心卻不跳了。”在他的意識里,時間是在給自己提醒,讓自己明白時間的價值。“一寸光陰不可輕”,這對我們每個人都是適用的。
正確對待時間,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動,切莫成為時間的奴隸。
上一篇:季羨林:談文化:承其精華,棄其糟粕
下一篇:季羨林:談時間:別讓時間再怕東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