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美國跟西班牙戰爭時期,美國總統麥金利急于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以便同步作戰。可是沒有人知道加西亞的確切位置,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外,就知道他在古巴的叢林中。想跟他聯系送一封信給他,而且是在危機四伏的戰爭時期,不但要冒生命危險,更要有膽識能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更何況不知道加西亞在哪里,派誰去完成這個艱巨的送信任務呢?美國總統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而發愁。這時有人向總統建議:“只有羅文上尉能夠勝任。”于是總統把羅文找來,親自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他。羅文上尉歷盡千難萬險,果然完成任務。
這看來是一個并不復雜的故事,也許沒什么神奇。關鍵是有個細節,在麥金利總統把信交給羅文時,羅文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也沒有提其他任何條件,便義無反顧地去執行了。
正是羅文這種“無條件”執行任務的態度,讓羅文不朽。后來,甚至在日俄戰爭時,每個俄軍士兵的身上都有《把信送給加西亞》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被印了億萬份,傳遍全世界,而且至今仍被企業界作為職業教育的典型案例之一。
爺爺非常贊賞羅文上尉“勇于承擔”的工作態度。
按一般人的做法,肯定要先問問收信的人在哪、路怎么走、給提供什么條件。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實踐中,領導派個任務,有很多人(也許年輕人多一些)也會講價錢,或者推諉,或者認為是“難為人”而干脆回絕。
而這正是“一般人”與羅文的區別。
當然,行動之前問問清楚并沒錯,而且是一種聰明舉措。羅文的“沒問”,本質是只要是必須做的事就沒必要“講價錢”,在執行任務時再精心謀劃,想盡各種辦法來克服困難就是了。堅決執行,并不等于盲目執行。爺爺這里強調的是羅文“知難而進”的勇氣和“義無反顧”去執行任務的態度。
爺爺敬佩羅文,并且認為羅文這樣做至少有如下好處。
其一,關鍵時刻,敢于擔當,大氣、硬朗,凸顯了強者風范。時間長了,像羅文這樣的人,在群體中會自然成為中堅力量、核心人物。領導和群眾都會認為他是危難之時可以信任、可以依托的人。人應該活得有志氣、有勇氣、有霸氣,脊梁挺直,真正有人格的尊嚴,就像羅文一樣,永遠是不朽的英雄形象。當然,敢于擔當,不是魯莽擔當,勇氣與信心源于平時深厚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你小時候在幼兒園有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天,到放學的時候,家長都去接孩子,阿姨讓小朋友們排隊從教室往外走,這時,一個淘氣男孩兒張開雙臂堵住門不讓小朋友出去,你突然沖過去,用頭頂著那男孩的前胸,把男孩頂到一邊去,歪著頭,向小朋友揮手:“你們快過呀!”頗有一種挺身而出、英雄救美的豪氣。當時你還不到三周歲,看得周圍家長贊嘆不已。這表現了你很好的“勇于擔當”的潛質,或許這就是你長大可以做大事兒的稟賦。
其二,關鍵時刻,敢于擔當,可以學到平時你很難學到或別人很難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實踐出真知,這種真知是誰做誰得。多出力,多費心神,看來是“吃虧”,實際上“所得”是豐厚的。因為執行過程中,絕不僅僅是單憑勇氣,而且要有辦法、有思路,能在紛繁的情況下,找出癥結,找出規律,找到突破口,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為此,你可能要做大量的調查,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要搜集大量相關信息,可能要跟很多人當面討教,也要拜訪很多部門,開很多會議,要做大量的組織協調工作,要培訓人才,制訂方案,制訂操作流程,明細工作標準,要做監督、指導、考核等大量工作。這一切做完,你可能憔悴了,眼睛熬紅了,多日不能回家,甚至有失誤時還要受委屈,遭非議。但是最終你挺過來了,任務完成了,等于你上了一次大學,收獲最大的是你自己。不僅學習力、意志力、思考力、組織力、決策力、執行力等都得到實際鍛煉,更積累了經驗,在這一專業或這一領域,無意中成了有經驗、有資歷的人。
爺爺年輕時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走向教室當老師;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當縣文化館館長、當銀行行長,經歷了許多像羅文那樣“無條件去執行”的任務,結果,最受益的是自己。包括爺爺在文字方面,并不是會寫什么寫什么,而是從沒寫過的東西,只要領導讓寫,就義無反顧地去完成,從沒說過“這種體裁我沒寫過,請找別人”的話。只要工作需要,一律無條件承擔下來。不會沒關系,多多請教,加班加點,甚至走路吃飯都在琢磨。用爺爺的比方就是“四棱木頭硬從圓眼兒鉆過去”,結果爺爺發表的作品有小說、詩歌、曲藝、劇本、報告文學、文學評論等,也有幾十萬字;至于公文類的經驗、總結、事跡、論文、方案之類,就寫得更多了。不是爺爺興趣廣泛,而是客觀任務逼的。學識、能力、才干,不是先天的,也不是僅僅讀書本就能讀出來的,必須勇于投入實踐的激流中去,在游泳中學會游泳。
這種付出自然很辛苦,有人會笑你傻,也有人會覺得不值,可是,“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語),人的力量、精神,不用現花錢去買,是隨身帶的,不會用完,多付出一點不但不會少什么,也累不壞,反而會因為你多動腦而頭腦更靈活、多動手而手藝更精湛、多跑腿而身體更健康。況且,還會受到羅文那樣的尊敬,有什么不值呢?
當然,實際生活中,不乏羅文上尉這樣的優秀人才,你永遠會遇到比你更強勢、比你更卓越的人,他們是你學習的榜樣。面對他們,不要嫉妒,也不要自卑,只有勇于學習、博采眾長、善于思考、頑強堅韌、知難而進,特別是善于在你的身邊集聚一批羅文這樣的人才,你才有了做大事業的力量,才可能成為羅文上尉那樣的強者。
孫孫從現在開始,無論在家里、在學校,還是以后參加工作,總會遇到一些你沒做過的,或別人不想做的工作,或者你對那件事的背景、條件、結果都知之甚少,就要你去做的事,你能不能像羅文上尉那樣“勇于擔當”呢?
或許你要問,缺這少那,沒人沒錢沒經驗,又沒有先例可循,甚至沒有明確的指示,我怎么做?那么,爺爺要問:你讓誰去籌錢?你讓誰去找人?你讓有經驗的人主動找你來傳授經驗嗎?你讓誰給你制訂具體的執行方案?不,不!不要問,一切都要你自己去想辦法,一切困難都要靠自己去克服,一切條件都要靠自己去創造。當然,這個“自己”不是一個自然人,而是指你們承擔任務的群體。
孫孫小時候有個明顯的特點,做什么事都喜歡“我自己來”,自己能做的事,就不愿意讓大人代做,表現了很強的獨立性。希望孫孫長大后也能保持這個好習慣。
現在的年輕人,包括你,從小到大,沒有吃過多少苦,都是在精心呵護下長大的,心理的承受力、擔當力,吃苦精神、務實精神,都特別缺乏,有的甚至自私、自矜、自傲,根本缺乏羅文上尉那樣的勇氣和胸襟。爺爺認為,這不僅是一個人個體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當然,爺爺也深信,人類的進程還會繼續,羅文的精神也會永恒地傳承下去,因為人類自身會適時做出相應的自我調整,以適應生存的需要。但這一定是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內的調整,就像社會朝代的變遷一樣,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
如果一個人沒有社會責任感,就不會有羅文的勇氣,他的能力、善良、智慧、正直、愛心和追求,都將難以持久;若人類缺乏社會責任感,則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結構就會土崩瓦解。
爺爺好像說遠了,未來不是爺爺能顧及的問題。
爺爺只是想讓孫孫知道:在一定意義上,態度決定一切!你應當自省,有沒有某些青年身上“拈輕怕重”、“挑三揀四”、“斤斤計較”、“敷衍塞責”的弱點?你應當自強,學習羅文上尉身上的優點,能勇敢地接受生活中的挑戰,敢于擔當,做一個真正的強者。
爺爺希望你具備這樣的胸懷: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氣度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有智慧完成看來難以完成的任務。既不要膽小怕事,又不要莽撞行事。行止進退,恰到好處。特別是當祖國和人民賦予你責任的時候,只要是正義的、正確的、神圣的任務,都要像羅文上尉那樣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
上一篇:職業選擇之我見
下一篇:自勝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