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在長期成長、生活過程中逐漸養成的,不容易改變的行為特征。
習慣分好的習慣和壞的習慣。習慣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基本素質。
習慣可以造就性格,而性格又往往影響命運。
如果一個人有很多的好習慣,則對這個人好的性格養成、對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他形成良好的人格形象,包括對他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都有很大的幫助。爺爺在單位上班時,讀過的報紙,要整整齊齊摞起來,放在卷柜頂上,邊沿像刀切一樣齊。為此,領導竟然不止一次在大會上說:“你們看看老房讀過的報紙,摞成那樣,就說明一個問題,他對單位的管理也一定是一流的!”給領導這樣的印象,是我當初沒想到的。但它給我一個啟示:良好的習慣,就是一個人的“品牌”。
可是,也許是由于人的天性懶散的原因,或者是由于缺乏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原因,壞的習慣,不用培養,有時不知不覺就形成了,而且糾正起來還很困難;好的習慣,卻需要花費很大力氣,耗費很多時光,才能養成。
不好的習慣,常常表現在一些習以為常的細節方面。比如喜歡睡懶覺,早起不疊被子,不愛洗漱,脫的衣服隨手亂扔;比如不愛看書,一拿起書本就犯困;比如好大喜功,不喜歡別人給他提意見;比如喜歡打聽小道消息,喜歡打探別人隱私,喜歡撒謊;比如說話帶低級口頭語,說話像吵架,沖別人臉上直噴唾沫星子;比如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吃飯時用筷子在菜碗里亂撅亂翻,挑來挑去,夾起放下地折騰;或者坐無坐相,站無站樣,東倒西歪,左顧右盼,擠眉弄眼,摳鼻子挖耳朵,有失大雅;比如偏食,不愛活動,沉迷賭場,刻薄挑剔,鋪張浪費不節儉,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等,這些都是不良習慣。
爺爺一輩子討厭抽煙。你小時,有人一身煙味地抱你、親你,爺爺都心疼。吸煙有害無益,連不吸煙的人都深受其害。希望孫孫長大以后一定不吸煙。酒少喝點,對身體有益,但一日最多不超過二兩為宜,千萬別貪杯。只有缺少教養的人,才會成為酒鬼。古語講,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你看看那些醉酒人的丑態和痛苦,你就相信爺爺的話了。認為能喝酒是一種能耐,純屬是無聊之人的一種自嘲。說酒喝多深,感情就有多深,更是騙人的鬼話。老婆孩子是真感情,才千方百計地怕你多喝。所謂“夠哥們兒”的朋友,還要出去炫耀自己,某日把誰灌醉,以嘲弄酒友,這實在可笑、可悲。另外,不要在酒桌上聲嘶力竭,大吵大叫,咄咄逼人地強行勸酒,這種霸道行徑是一種無理,是一種粗野。這些小事也反映著一個人的教養。
而且這些壞習慣幾乎在每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雖然沒有立馬就表現出能使人致命的嚴重性,但是,有這種壞習慣的人,肯定不會討人喜歡,也會明顯地影響個人的形象和魅力,甚至影響婚姻,影響家庭和睦,影響事業發展。
一個青年人的專業能力很強,爺爺曾想給他介紹對象,可是到他家里一看,很惋惜地打消了給他介紹對象的念頭,因為他的家里雜亂無章,哪個姑娘會喜歡這種環境呢?可能是他的母親就不利索,使他從小就習慣了這種環境,兒子三十多歲還處不成對象,不知他的母親是否反思與家庭的不良習慣有關?
闊闊,你一歲多剛會走時,大人就注意培養你的好習慣,只要告訴一次,就會記住。每次吃剩的果皮,或發現地上有個紙屑,你會蹣跚著送到紙簍里。見到地上有污漬,必須也得擦掉才罷休。脫下的鞋子,也不讓亂扔,得放到指定地方。奶奶不讓你往墻上畫鉛筆印,你就從來不畫,有一次無意中在墻上畫出一個道道,你急得不行,非讓奶奶擦掉才肯罷休。地上放的電源線,不讓你碰,你從來不碰。大人擦地,你搶拖布跟著擦,大人擦玻璃,你也跟著擦,還能自己洗手絹,你才一歲半,真是十分可愛。可是也有壞習慣,比如吃飯時不老實,到處亂跑,把飯糟蹋得哪兒都是(當然這是大人的錯)。這說明,好習慣、壞習慣,都在于大人的啟蒙引導。但是,習慣的養成,卻從這時就開始了。
如今你成大孩子了,這些好的習慣還保留嗎?大人說的話,你還聽嗎?不管你現在做得怎樣,爺爺寫這篇文字的目的,是讓你明白,你逐漸長大了,也在逐漸養成屬于你自己的行為特征。你不要放縱自己,像棵小樹似的隨便長,任意想長成什么樣是什么樣。必須有意識地自我修枝,也要請大人幫助修枝,這樣,你這棵小樹才能成材。
說到習慣,爺爺要特別囑咐你,你自立后,每日三餐,一定不要有剩飯剩菜的壞習慣。寧肯每頓飯菜有不足,也不要剩。剩飯剩菜,既浪費,吃了又有害健康。這雖然是常見的小事,卻是關系一生的大問題。
小時候養成好習慣,會一輩子受益。一旦養成壞習慣,會影響終生的進步。
好習慣的養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自律。
家長、老師、社會,有責任教育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墒?,現在人們卻忽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特別是父母身上的習慣,小孩兒成長的氛圍,對孩子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孩子是爹媽的影子,想讓孩子有個好習慣,必須從父母做起。為什么爹媽不利索(臟、亂、差),他的兒女也不利索?為什么爹媽愛干凈,兒女也愛干凈?是和環境影響有關??!學校只重視傳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該設立“習慣養成課”,會讓孩子終身受益。如果都有“孟母擇鄰”的眼光,有“岳母刺字”的胸懷,有“陶侃搬磚”的毅力,有“司馬睡枕”的意志,說不定中國人的素質會有多么大的提升呢!
古今中外,許多偉人、名人,都是從小就能嚴于律己,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比如毛澤東,一輩子喜歡讀書,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直至當了領袖,都一直堅持讀書。他平時就是書房臥室不分,甚至晚年雙目失明后,還要別人讀給他聽,這也是他能成為偉大人物的原因之一。宋代大詩人梅堯臣,無論走路、吃飯,還是游玩,身邊常帶著一支筆,時而在一張紙條上寫點什么,裝進隨身的一個布口袋。有人打開他的口袋看,原來都是一些隨時想到的佳句。難怪梅堯臣滿腹錦繡,出口成詩,是注意積累的習慣成就了他啊。美國先哲富蘭克林,從十幾歲開始,就有個習慣,要求自己每天反省自己,至少要一天改掉一個缺點,并且要用本子記上,他這樣堅持了一生,這也是他能成為偉人的原因之一。
再說說咱們平常人吧,你老姨奶雖是個普通家庭婦女,但喜歡看報、剪報,每次看報后把好文章裁剪下來,并分門別類裝訂成冊,厚厚的幾大本子,爺爺曾多次讀過,非常受益。比如我有個同事,一直十分注意個人和家庭檔案資料的積累,把平時發表過的文章、往來的書信、就醫的資料、兒時的作業本子、各種證書等,凡是有保留價值的東西都精心保管,像正規檔案局歸檔資料一樣裝訂起來,從沒間斷,為自己一生保留了清晰的腳印。你老姑奶過了不惑之年開始寫博客,看圖配詩,堅持不輟,往往情由衷發,妙句天成,想不到竟有了那么豐厚的收獲,成了一名優秀的女詩人。
如果闊闊你也能像他們那樣,長年堅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知不覺中,你就會攢下一座知識的“銀行”。
爺爺也曾深信一位老師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平時喜歡用一個本子,把隨時發現的好詩句、好文章、好事例、好人物,或一時的疑難問題,或千慮之一得,隨手記下來,也記了幾大本。平時翻閱一下,就像小學生溫習課本一樣,對文學功力的養成大有裨益。
爺爺多年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做什么事都認真,只要承擔下來的任務,就會盡最大努力去完成,就沒有了休息的概念,會殫精竭慮完成為止。爺爺也因此提升了自己的執行力,樹立了“敬業”的好口碑。
以上說的這些好習慣,你要學習借鑒。你還可以創造性地探索出新的學習方法,并形成習慣,成為你自己的特色,這就主要靠你自覺來養成了。習慣也有個與時俱進、吐故納新的問題。好習慣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可以提高做事效率,但是只有不斷更新的習慣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
四百多年前英國大思想家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边@話值得你認真思索。
小孩子五六歲前,主要是定性,為養成好習慣打基礎。到十一二歲階段,主要是定心,上學能用心、專一,為以后學習打基礎。到十八九歲階段,主要是定行,行為舉止要端莊、得體,給將來做個什么樣的人定型。二十歲以后,主要是定向,選擇將來的從業方向,有目標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希望孫孫清醒自勵,好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這幾個階段。
總之,你不要小看習慣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力。習慣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通過一個人的習慣,可以認識一個人的本質。你若想成為一個受大家愛戴的人,想不虛度自己的一生,想有高質量的生活,那你就該從現在開始,認真反思自己,注意養成自己更多的好習慣。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應該支配習慣,而絕不是習慣支配人。一個人,不能去掉他的壞習慣那簡直一文不值?!笨膳碌氖?,壞習慣一旦養成,很難克服,不亞于戒毒之難。爺爺曾咨詢過兒童教育專家,問他:“想改變一個孩子最難的是什么?”他說:“是改變他的不良習慣。”也許,孩子們也想改變不良習慣,但他對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沒有改變不良習慣的堅強意志,就難以堅持到底。
古羅馬的加圖認為:“聰明人能恰當地使自己的習慣隨著時勢的變化而變化。”闊闊,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有了不好的習慣,就要斷然克服掉它。
據說東漢時期有一個少年叫陳帆,整天埋頭讀書,一心要干大事兒,可是卻懶惰、邋遢,屋子里亂七八糟也不整理,大人讓他把屋子打掃一下,他說:“我的志向是要干大事業,怎么能做打掃屋子的小事情呢?”有人尖刻地批評他:“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就是呀,連整理屋子的小事都干不來,還能指望他干出大事業嗎?這個故事,可以給人兩點啟示:一是無論長大做什么,都要從小養成勤勞、整潔的好習慣;二是無論多高的理想,都要從眼前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也成了人們諷刺那些好高騖遠、好吃懶做者的代名詞。你小時候的照片里,有一些是爺爺特意記錄下你勞動的場面,就是想鼓勵你從小養成勤勞、務實的好習慣。爺爺不希望你成為陳帆那樣的人??!
有時懶散、拖延的惡習,比玩物喪志和放蕩不羈更可怕。正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在“來得及”(逃跑)的期待中,一點點耗掉了自己的希望和生命。
做,是一個比想和說都艱難百倍的過程,也是一個戰勝自我各種惰性的過程,然而,它又是最富魅力的人生過程。
好習慣的養成過程,就是你意志力的“淬煉”過程。
好習慣的養成過程,就是你走向人生輝煌的過程。
上一篇:鶴立雞群,只能孤芳自賞
下一篇:交際力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