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生來次大掃除,留下最需要的東西
我們一定有過年前大掃除的經歷吧。當你一箱又一箱地打包時,一定會很驚訝自己在過去短短一年內,竟然累積了這么多的東西。然后懊悔自己為何事前不花些時間整理,淘汰一些不再需要的東西,否則,今天就不會累得你連脊背都直不起來。
大掃除的懊惱經驗,讓很多人懂得一個道理:人一定要隨時清掃、淘汰不必要的東西,只留下自己最有用的,日后才不會變成沉重的負擔。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在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地累積東西,這些東西包括你的名譽、地位、財寶、親情、人際關系、健康、知識等;另外,當然也包括了煩惱、苦悶、挫折、沮喪、壓力等。這些東西,有的早該丟棄而未丟棄,有的則是早該儲存而未儲存。
洛威爾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有一年他和一群好友到東非賽倫蓋蒂平原去探險。在旅途中,洛威爾隨身帶了一個厚重的背包,里面塞滿了食具、切割工具、挖掘工具、衣服、指南針、觀星儀、護理藥品等。洛威爾對自己攜帶的物品非常滿意。
一天,當地的一位土著向導檢視完洛威爾的背包之后,突然問了一句:“這些東西你都有用嗎?”洛威爾愣住了,這是他從未想過的問題。洛威爾開始問自己,結果發現,有些東西的確不值得他背著它們走那么遠的路。
洛威爾決定取出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送給當地村民。接下來,因為背包變輕了,他感到自己不再有束縛,旅行變得更愉快。
生命的前行就如同參加一次旅行,背負的東西越少,越能發揮自己的潛能。你可以列出清單,決定背包里該裝些什么才能幫助你到達目的地。但是,記住,在每一次停泊時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么該丟,什么該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來放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在人生道路上,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得做“清掃”。念書、出國、就業、結婚、離婚、生子、換工作、退休……每一次挫折,都迫使我們不得不回頭細看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不過,有時候某些因素也會阻礙我們放手進行掃除。譬如,太忙、太累,可是,心靈清掃原本就是一種掙扎與奮斗的過程。你只有告訴自己:每一次的清掃,并不表示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沒有人規定你必須一次全部掃干凈。你可以每次掃一點,但你至少應該丟棄那些會拖累你的東西,這樣的人生,才會變得輕盈、明確、快樂。
上一篇:算計別人將會誤傷自己
下一篇:給幸福的生活脫去復雜的洋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