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卻是一種豁達
生活中,要有一顆豁達之心,學會忘卻。不能計較太多,對人對事都應該如此,這樣才能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更悠然、更快樂。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和別人發生爭執的時候,如果我們一直記在心里,時刻惦記著與別人的仇恨,就會感覺痛苦、沉重;而當我們把仇恨拋在腦后,轉身就忘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釋然的感覺,這就是寬容、豁達的力量。
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顆豁達的心,都能立刻忘記仇恨。帶著仇恨生活的人,看不到生命的快樂,也感受不到閑適和幸福。下面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
兩兄弟為爭奪父親的遺產大打出手,兩人互不相讓,最后哥哥被打倒在地上,弟弟拿著父親留下的所有積蓄,離開了村莊。
哥哥很不服氣,下決心要找到弟弟,拿回屬于自己的財產,并且發誓要把弟弟打倒。于是,他帶著仇恨,開始瘋狂地尋找弟弟。但是,每次都錯過了,弟弟似乎察覺到哥哥在尋找他,因此總是故意躲著哥哥。哥哥就這樣不停地追趕著弟弟,許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找到弟弟。此時,他已到中年,卻一無所有,依然疲憊地在路上走著。
一天,他來到一位老者的家門口,敲響了老者的門,向老者索要一些食物。老者看到這個疲憊的旅人,問他要去哪兒,為什么會這么疲憊?哥哥把要尋找弟弟報仇的事,告訴了老者。
聽完哥哥的敘述,老者感慨地說:“你這又是何必呢?這么多年,你一直背負著仇恨生活,一直尋找弟弟的蹤影,你難道不覺得累嗎?”
哥哥說:“我感覺很累,但是恨意在心中,我無法釋懷。這種恨,讓我停不下來。”
這時,老者端來一杯水倒在地上,不一會兒,水滲進了泥土里。老者說:“你看地上還有水嗎?”哥哥搖搖頭。
老者又說:“你看,倒在地上的這杯水,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痕跡,但是時間一久,痕跡就消失了。為什么呢?因為泥土用豁達的心胸,包容了它,吸收了它。你為什么不能像泥土一樣呢?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心放得很寬,多點包容,忘記仇恨,就不會讓自己生活得這么辛苦,也不會到了這個年紀依然一事無成。把大好的年華浪費在仇恨上,實在可惜!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讓一切隨風而逝,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哥哥聽了老者的話,試著包容弟弟,忘記仇恨。不久之后,他發現自己快樂多了,也輕松多了。他回到自己的村莊,開始了新的生活。
仇恨會擾亂生活的平靜,讓人變得心浮氣躁。故事中的哥哥,不懂得忘卻,一直被仇恨困擾,做出了很不理智的行為——用自己大半輩子的時間找弟弟報仇,結果一事無成不說,還讓自己過得又苦又累。如果哥哥心胸豁達,及時地包容弟弟,忘記仇恨,就不會那么辛苦。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以此為鑒。
其實,世界上沒有什么是永恒的,隨著時間的流轉,一切都會漸漸淡化,因此沒有什么是放不下的、是不能忘記的。
忘記,是一種豁達,一種淡定。有了豁達之心,就能讓生活少一些矛盾和爭執,多一些和諧,人生也會悠然閑適。
一對年輕的夫婦,總是喜歡爭吵,常常鬧得家里雞飛狗跳,到最后誰也不理誰。雖然最后都以和解告終,但是爭吵帶來的矛盾隨著時間越積越深,嚴重影響了夫妻的感情。
鑒于此,兩人都想改善夫妻關系。最后,妻子想到了一個方法。他們給彼此買了一個小本子,有矛盾的時候,就把心里的委屈和責罵對方的話寫在本子上,不和對方面對面地爭吵。過后,就把這一頁撕掉,扔進垃圾桶。這樣就能很快忘記,也避免了直接爭吵帶來的傷害。并且,雙方還簽下協議:兩個人生氣不能超過一天,第二天醒來的時候,要給對方一個擁抱,化解矛盾。
就這樣,夫妻二人爭吵的時間少了很多。家庭生活和諧了,也更幸福了。
丟掉過去,學會忘卻就是具有這樣的魔力。當夫妻二人都學會忘卻的時候,矛盾也就隨之消失了。
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矛盾沖突的時候,不妨也給自己一份淡定,從容地看待爭執和沖突,學會忘卻,不要讓矛盾來影響你。讓我們在忘卻中,給自己一份悠然閑適的心境吧!
上一篇:忘卻不愉快,讓生活悠然而快樂
下一篇:快樂不在別處,就在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