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受辱相國寺
1900年8月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太后慈禧帶著光緒和王公大臣倉皇逃到西安。她一邊下令清軍斬殺義和團,一邊命李鴻章為議和大臣,簽訂割地賠款。喪權(quán)辱國的賣國條約討得了洋人的歡心。北京城暫時平靜下來。慈禧驚魂稍定便動身返回北京,途中她一時興起要帶光緒和眾大臣到古城汴梁一游,順便到古剎相國寺降香禮佛。
旨意傳到開封,開封知府慌得手忙腳亂,立即張貼告示:圣上駕到,凡鑾駕經(jīng)過街道須用紅氈鋪地,門上掛彩;全城婦孺老幼皆要傾城出動,頭頂明燭路旁跪迎;無論貧賤富貴,均按人頭每人交白銀二兩以備為老佛爺慈禧進禮。如有抗命不從者嚴懲不貸。這一下可苦壞了全城百姓,百姓個個叫苦連天,只好到相國寺進香拜佛祈禱菩薩保佑免除這場災難。
開封相國寺長老智清,五十多歲,俠肝義膽,機智多謀,想出一個好辦法:他向知府請求,只要能免除全城百姓每人二兩白銀,他情愿向慈禧獻出鎮(zhèn)寺之寶。知府聽了暗想:開封百姓食不飽肚,確實榨不出多少油水,智清若能把鎮(zhèn)寺之寶獻出有何不可?就順水推舟答應下來。過了兩日,慈禧的大隊人馬進了開封城。全城百姓跪迎路旁口稱萬歲。開封知府迎駕后,慈禧便乘八抬大轎徑直朝相國寺而來。智清方丈身披紅袈裟率寺內(nèi)眾僧跪在山門前迎接。慈禧下得轎來,見眾僧跪地迎駕,忙說:“自家子弟不必俗禮參拜,快平身回話。”慈禧為啥把智清和眾僧稱為自家子弟呢?原來她篤信佛法,自稱是受命于天的老佛爺,所以她認為到相國寺等于串親戚,對佛門的僧人皆稱自家子弟。
慈禧落座后,智清忙跪地高念一聲佛號說道:“今日老佛爺駕臨敝寺,真是蓬蓽生輝,光耀佛門,現(xiàn)將鎮(zhèn)寺之寶獻上,請老佛爺笑納。”
慈禧一聽智清要給她獻寶,滿是皺紋的老臉頓時樂開了花。太監(jiān)李蓮英一揮拂塵走到智清面前說道:“方丈惠心可嘉,太后特此恩準。快快將寶獻上。”
智清聽后,向身邊一個僧人示意。稍時,只見兩個壯健的僧人抬著一個紅漆木桶放于太后面前。慈禧見珍寶如此沉重正在納悶,只見智清走到慈禧面前說:“敝寺開山一千多年,佛門鼎盛,眾弟子得以安心誦經(jīng)念佛普濟眾生全仗此寶庇護,今將此寶獻給太后,望老佛爺珍愛。”慈禧聽了十分歡喜,忙說:“都是佛門弟子,老佛爺我豈能不珍愛!”李蓮英對智清說:“既是獻給老佛爺?shù)恼鋵殻尾豢炜旖议_黃綾讓老佛爺過目!”智清走上前去雙手揭開黃綾,眾人拭目一看,原來是滿滿一桶黃土,土中長著一堆姜芽,不由瞠目結(jié)舌。慈禧頓時大怒厲聲喝道:“智清,這是何物?”智清不慌不忙地跪在慈禧面前說道:“稟老佛爺,這是一桶姜山。”
“一桶姜山”的諧音是“一統(tǒng)江山”。智清向慈禧奉獻此物譏刺她垂簾聽政,獨攬大權(quán),賣國求榮,使得江山破碎民不聊生。在場的大小官員想不到小小的智清方丈竟敢如此戲弄太后,都暗暗為他捏一把汗。開封知府早就嚇得魂不附體,渾身像篩糠一樣發(fā)抖。
慈禧心里雖惱卻強裝笑臉對智清說道:“眾弟子既然把此寶獻給我,那我就不客氣把它收下。不過此寶過重,離京路途遙遠攜帶不便,暫留貴寺待日后再派專人將它運回京城。”慈禧嘴上這樣說,可牙卻咬得吱吱響。智清見慈禧眼含殺機卻并不理會。
慈禧在左右的攙扶下來到大雄寶殿,她抬頭見大殿門上方高懸著一塊匾額,上面鑲嵌著“古汴名藍”四個金粉大字,眼睛一亮心想:真乃天賜良機,今日老娘就讓你這禿驢死在眼前,便問:“智清方丈何在?”智清忙上前答話:“貧僧在此,老佛爺有何吩咐?”慈禧沉下臉來指著匾上的四個大字問道:“智清你知罪嗎?”智清一看匾額,馬上明白慈禧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他故裝不知說道:“貧僧學識淺薄,請老佛爺明示。”沒等慈禧開口,李蓮英早知太后之意,立即上前喝道:“你這禿驢好大膽子,竟敢犯諱,來人,將這禿驢拿下請老佛爺發(fā)落。”
為啥說匾上的字犯諱呢?原來匾額上的“古汴名藍”四個字就是“古城汴梁名寺”之意,佛經(jīng)上把眾僧居住的地方叫“伽藍”,簡稱“藍”。殊不知慈禧的乳名也叫藍兒,按照封建禮教的規(guī)定,凡是帝王的名字不準民間擅自使用,如果與名字相同必須用其他的字代替,這叫避諱。可巧大雄寶殿匾額上的藍字正犯了慈禧的名字,這豈不犯了彌天大罪?這時慈禧走到智清面前,假惺惺地說道:“弟子本是佛門中人,我本不愿加罪于你,可惜國法難容,因此地是佛門圣地,本宮不開殺戒賜你自裁,現(xiàn)大殿前有一放生池,你就投池吧。”
智清也不答話,整整袈裟對天遙拜之后走到放生池邊,縱身跳進池內(nèi)。慈禧看智清自裁,微微一笑正待起身,忽見放生池內(nèi)爬出一個人來。慈禧以為是什么怪物,仔細一看原來是智清,她不禁大怒喝道:“大膽智清,竟敢違抗懿旨,來人……”沒等慈禧說完智清早已水淋淋地走到慈禧面前說道:“貧僧豈敢違旨,貧僧剛剛走到奈何橋上被一個人攔了回來,無奈貧僧只好又回到陽間。”
慈禧哪里相信,她冷笑一聲問道:“何人如此大膽。竟敢違抗本宮之命。”
智清答道:“稟太后,此人乃是先帝乾隆皇帝!先帝親口所言此匾是他親筆所題,與貧僧無關,故叫貧僧返回陽間。”
智清說得頭頭是道,慈禧心里也疑惑起來,她忙問道:“既是先帝所題,為何沒有先帝落款?”
智清答道:“想當年乾隆盛世天下太平,黎民安樂朝臣皆服。先帝為體察民情多次南巡路過開封來本寺降香。他看本寺香火旺盛,眾僧皆安心誦經(jīng)念佛,一時興致故御筆親題匾額。只因先帝是微服出訪故不便留名。”
慈禧聽智清說得有根有據(jù),不由半信半疑又問道:“先帝既是微服出訪你寺又怎知是他御筆呢?”
智清答道:“本寺原先不知,后來先帝在太和殿召見河南巡撫時提及此事,巡撫告知本寺并囑咐本寺將此匾高懸于大雄寶殿上方,以光耀千秋。”慈禧聽了轉(zhuǎn)頭問開封知府:“此話當真?”知府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答道:“此匾確是先帝所題,開封府志上有記載,臣去取府志請老佛爺覽閱。”
慈禧自覺沒趣,揮一揮手說:“不必啦,全都退下。”李蓮英見主子進退兩難忙解圍說:“方丈不要介意,剛才不過是老佛爺給你開個玩笑。”
智清又接著說:“剛才在奈何橋頭,先帝還說不知哪個不肖子孫竟和老祖宗開起玩笑來了,連寡人的御筆也不認識。”
慈禧明知是智清借先人之口辱罵自己,可又無言答對,一時搞得狼狽不堪。智清心想:今日當著朝臣和眾人之面狠狠撕了慈禧的臉,也算是為開封百姓出一口氣平了心頭之恨,如再繼續(xù)折騰下去,一旦弓弦崩斷就不好收場了,不如給她個臺階下來。想到這里,智清就對慈禧說道:“剛才先帝又囑咐小僧讓貧僧告之老佛爺,列宗列祖創(chuàng)業(yè)不易,他把藍字賜予太后,要你上應天命下順民心一統(tǒng)江山。”
慈禧明知智清話中有話也只好順著臺階下,說道:“本宮決不負先帝之望,今將御匾給貴寺留下,藍字本宮帶走永遠留在身邊銘記先囑。”
慈禧嘴里這么說,可心里卻像吃了蒼蠅一樣七上八下直翻騰。她萬萬沒有想到,堂堂皇太后竟被一個小小僧人戲弄,早知如此何苦來汴京一游!就這樣,慈禧拿走了相國寺大雄寶殿匾額上的“藍”字,因此至今匾額上只剩下“古汴名”三個字了。
上一篇:總統(tǒng)就職演說
下一篇:我們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