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梁啟超教子有道
梁啟超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第一人”,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可謂近現代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與此同時,他還是一位感情豐富、嚴慈相濟的父親。
梁啟超共有九個子女,個個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材。在《梁啟超家書》中,收錄了梁啟超寫給子女的一百多封信。在這些信件中,雖然也有對子女的教育、指導,但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樣的交流和傾訴。
在教導子女的過程中,梁啟超十分重視趣味教育。他在《學問之趣味》一文中寫道:“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挨過幾十年,那么生命便成為沙漠,要來何用?”
為此,他十分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和愿望,自己更會很用心地觀察和掌握每個孩子的特點、愛好等,然后因材施教,做到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同時還經常鼓勵孩子們說:“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雖不愿你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采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
1927年8月,梁啟超的二女兒梁思莊已在加拿大基爾大學學習一年,之后便需要選學具體的專業了。當時,梁啟超考慮到生物學在中國還是空白,就想讓二女兒學習生物學。出于對父親的尊重,思莊選擇了生物學。然而思莊內心并不喜歡這門學科,對其也提不起興趣,這讓她十分苦惱,就向大哥思成傾訴了煩惱。
梁啟超知道這件事后,很是懊悔。他趕緊寫信給思莊,告訴思莊不要因為父親的原因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學科,而應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科。在父親的鼓勵下,思莊改學了自己最喜歡的圖書館學,最終成為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專家。
對于其他幾個子女的教育同樣如此,梁啟超會為他們提一些建議,但最終還是會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梁啟超認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一定要選擇自己真正喜歡、感興趣的專業去學習,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家教家風感悟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與梁啟超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古人常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可以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
然而,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經常以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價值判斷去要求子女,要么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特長班,逼著孩子學這學那,卻沒有好好問問孩子,他的興趣到底是什么?要么就憑借自己的經驗為孩子做各種選擇,如讓孩子出國深造,也不問孩子愿不愿意。如果你問這些父母:“孩子喜歡這樣嗎?”他們可能會回答:“小孩子懂什么,還不是靠大人把關!”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可以理解,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到底要學什么、怎么學,卻不能全憑父母的經驗和判斷來進行,還是應先尊重孩子的興趣,弄清孩子到底喜歡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培養,這樣才能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1.父母要做好引導孩子叩開興趣大門的導師
有的父母說:“孩子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具體對哪一樣感興趣,我也不知道,這怎么辦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點,而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庭對于孩子興趣的形成和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家庭這所“學校”里,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也要像梁啟超教育子女那樣,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和發現孩子的興趣點,然后加以正確引導和認真培養,幫助孩子叩開自己興趣的大門。
比如,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活動,讓孩子多與同齡的朋友接觸、溝通,一起探討、交流彼此感興趣的事,拓寬孩子的知識面。也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允許孩子去“折騰”“破壞”,讓孩子自我探索,并引導孩子動手、動腦,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創造力,引導孩子找到興趣點。
2.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興趣愛好
梁啟超在教育子女時,十分重視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并鼓勵他們去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其實也在提醒現代的父母,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上不要過度干涉,更不要將自己的興趣和期望強加在孩子頭上。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有選擇自己興趣愛好的自由和權利,而且興趣也是調動學習積極性、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一個人只有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才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實踐。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人物,不管是在科學技術方面,還是在文學藝術方面,都與他們對事物的濃厚興趣分不開。
所以,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允許孩子自己選擇興趣愛好。如果孩子的確在某一興趣上比較有天賦,那么父母只需耐心培養,便有可能讓孩子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3.興趣固然重要,但堅持同樣重要
有些父母說:“我的孩子對什么都感興趣,可都是階段性的,一段時間后又沒興趣了,這怎么辦?”
興趣固然重要,但要想在某一興趣上有所成就,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興趣是學習的一個起點,是帶領孩子進入一扇門的鑰匙,但如果孩子在通往風景的荒蕪道路上輕易就放棄了,那么再好的興趣也不能讓孩子領略到最后的風景。
所以,孩子選擇自己的興趣很重要,而堅持同樣重要。不論任何興趣,孩子在實現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都可能會產生放棄的念頭,這時,就需要父母及時給予孩子指導和鼓勵,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難,鼓勵孩子勇敢面對,不要輕言放棄,從而讓孩子獲得自信和能量,繼續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
上一篇:全愛型
下一篇:別無底線地包容和忍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