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蔚為大觀,具有無窮的韻味和魅力,其中無數(shù)生活雅語歷久不衰,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不斷融入的現(xiàn)實元素,成為人際交往最好的潤滑劑。以下這些常用雅語,只要運用恰切,必將帶給我們快樂的心境。
請人原諒時要說“包涵”;求人幫忙時要說“勞駕”;向人提問時要說“請教”;搶道先行時要說“借光”;歸還物品時要說“奉還”;未及迎候時要說“失迎”;請人停送時要說“留步”;問人住址時要說“府上”;送別友人時要說“保重”;向人道賀時要說“恭喜”;希望照顧時要說“關(guān)照”;請人赴約時要說“賞光”;無法滿足時要說“抱歉”;慰問他人時要說“辛苦”;中途退場時要說“失陪”;請人決定說“鈞裁”;謝人青睞時要說“錯愛”;受人夸獎時要說“過獎”;交友結(jié)親時要說“高攀”;長期未見時要說“久違”。
漢語言中的雅語不僅是一詞一義,還有許多一詞多義的別稱。比如有關(guān)“別”字的雅語就足夠豐富——分手辭別稱“告別”;握手告辭稱“握別”;拱手辭別稱“揖別”;揮手告辭稱“揮別”;親吻離去稱“吻別”;叩拜辭行稱“拜別”;設(shè)宴送行稱“餞別”;致謝告辭稱“謝別”;臨別贈禮稱“贈別”;離別留言稱“留別”;前往送行稱“送別”;不愿分別稱“惜別”;長久分別稱“闊別”;永久分別稱“永別”。
還有一些雅語是介于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也不可不知,而且,當(dāng)它們已經(jīng)被我們純熟地應(yīng)用時,似乎并不覺得那曾是古代的用法。比如我們在公函、請柬等地方常見的詞語——惠鑒、鈞鑒、雅鑒、臺鑒、臺覽都是請您審閱、審查、指教的意思;謹悉指恭敬地知道;謹啟指恭敬地陳述;茲有就是現(xiàn)在有的意思;奉箴指接到來信;鑒于是說考慮到;本擬意為本來打算;不日即不久,不多天之意;不時就是隨時;售罄指貨已賣完;瑕疵指微小的弱點;迭函指屢次發(fā)信;為荷、是荷意為接受你的恩惠(舉例:復(fù)函為荷);衛(wèi)冕指競賽中蟬聯(lián)前次獲得的冠軍稱號;金蘭可用做結(jié)拜為兄弟姐妹的代稱,代表詞是“義結(jié)金蘭”;賞臉乃謙辭,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贈品;泰山、泰水則是岳父、岳母的雅稱;托福也是客套話,指依賴別人的關(guān)照使自己獲得益處;擋駕屬于婉辭,指謝絕來客訪問;丁憂指遭遇父母去世;斗膽形容大膽(多用作謙辭);方家即“大方之家”簡稱,指在某方面學(xué)有所長之人;父執(zhí)是父親的朋友;付梓指將稿件交付印刷;股肱比喻左膀右臂,多用作書面語;合巹則是成婚圓房的雅稱;海涵是大度包容的敬辭(多用于請人特別原諒時);麾下指將帥的部下;馬齒徒增代指自己增歲不增智;割愛指放棄自己心愛的東西;進見即前去會見,多用于對長者和首長。
漢語中的很多雅語均有特定所指,關(guān)于交友的代稱就很有代表性。古人將友誼根據(jù)不同身份之人賦予了不同的名稱,比如——布衣之交指普通百姓相交的朋友。刎頸之交指即便砍頭也不可能變心的朋友,又稱“生死之交”。莫逆之交指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杵臼之交指交友不論貧賤,亦稱“杵臼交”。忘年之交指年歲差別大,輩分不同但交情深厚的朋友。總角之交指從幼年時期就相識的朋友。
上一篇:這些花束都有什么寓意
下一篇:道別時請千萬不要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