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陪伴,就自己陽光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能擁有甜蜜的愛情,真摯的友誼,都希望一生有良人相伴。然而,哲人說,我們最需要學會的是與自己相處,因為沒有誰會與我們真正相處一生。因此,即便無人陪伴,我們也要做個有趣的人,讓獨處的時間有滋有味。
然而,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日趨激烈,經濟壓力逐漸增大,人們穿梭于鬧市之間,已經習慣了忙碌、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生活,也習慣了他人的陪伴,以至于在獨處時顯得內心慌亂、手足無措。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因為群居得太久,我們很容易忽視自己的內心。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荷塘月色》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我愛群居,也愛獨處。”人在獨處之時可以想許多事情,可以不受他物的牽絆,讓自己的思想盡情遨游,在深思熟慮中獲得生命的體驗與感悟。這便是孤獨的妙處吧。
人們常說,“寂寞難耐”,為了避免寂寞,人們寧愿呼朋喚友,寧愿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對于他們來說,是無法接受寂寞的,寂寞也是他們恐懼的。而反過來,我們如果能享受寂寞,在寂寞中修煉自己的內心,那么,無論外界是繁華還是靜謐,我們都能守護好自己的心靈,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一人獨處靜美隨之而來,清靈隨之而來,溫馨隨之而來。一人獨處的時候,貧窮也富有,寂寞也溫柔。
凡是對寂寞感到恐懼的人,其實質是自己本身就很無趣,所以一個人的時候太無趣了,而假如他們能在寂寞中修煉讓自己有趣的本領,那么,即使獨身一人,也能將生活過得妙不可言。
實際上,寂寞是一種寶貴的情感,平庸的人總不能夠享受寂寞,難以在寂寞中尋求靈魂的清靜與成長,而內心淡定的人則能抓住難得寂寞的時間來洗滌自己的心靈,享受一個人美妙的世界!
可見,寂寞是一柄雙刃劍,內心堅韌和從容的人能識別它給自己帶來的益處。寂寞也是修煉內心和積累實力的最佳時機;而內心浮躁的人則會覺得寂寞的時光太無趣了,無趣的人卻常常在寂寞中迷失自己的腳步,從而一蹶不振,脫離了成功的軌道。寂寞是喧鬧世界的鋪襯,就像綠葉對鮮花一樣。
的確,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定的壓力,我們不得不四處奔波,硬著頭皮在喧囂的塵世中闖蕩,長時間下來,我們疲憊不堪、精神緊張,卻不知如何調節。事實上,調適心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為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嘗試獨處,給自己點時間,去享受生活,讓生活變得有趣,具體來說,在獨處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1.旅行。旅行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我們在旅行途中或許能發現某些更符合自己內心愿望的愛好,而且在旅途中親眼所見的風景就比只在書上看過或者聽人說過更有觸動性。另外,一個愛好旅游的人往往心胸更廣闊,更有解決問題的彈性。
2.音樂。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它之所以能打動人,是因為它能以動感的聲音方式表現出一種情感,它所蘊含的寧靜致遠、清淡平和,可以使終日奔忙、身心俱疲的現代人得到徹底的放松。
在音樂的圣殿中,我們能暫時忘記生活煩瑣、工作生活的不順心,能獲得音樂給予我們的心靈滋養。音樂能夠影響人的情緒、調節生理狀況,經常聽一些旋律優美、節奏輕快的音樂,不僅可以調節情緒,而且還可以穩定內環境,達到鎮靜、降壓、催眠等效果。
3.舞蹈。當你隨著音樂起舞的時候,你的樂感、音準、韻律、節拍的敏感度都能得到提高,腦部及身體協調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4.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腹有詩書氣自華”,俗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這個道理,讀書可以讓你見聞廣博,讓你成為更有趣的人。
當然,除了以上方法外,我們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寧靜調適法。你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完全放松自己的心情,做到身心放松,內心無喜無悲無怒。
2.主動休息。主動休息能增加身體的免疫能力,能及時獲得能量,提升學習效率。
3.改善睡眠。你可以全身心放松地躺在床上,然后放平手腳,閉上眼,放空大腦,每天堅持聯系,會有良好的效果。
4.巧用鏡子。你可以站在鏡子面前,然后深呼吸,重復三四次,凝神眼睛深處,告訴自己會得到想要的東西。
的確,紛紛擾擾的塵世中,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一個靜下來的理由。生活中,我們要扮演好很多角色,很多時候,我們焦頭爛額,手足無措。
總得來說,身處鬧市,面對鬧與靜,我們一定要懂得忙里偷閑,懂得調節,讓自己的生活有趣點,以此來感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比如,一天繁瑣的工作結束之后,你可以聽聽輕音樂,失落會在音樂中消散,沮喪會在音樂的蕩滌中溶解,懷疑會在音樂中清除。也可以看看書,它會幫你尋找心靈的安頓,闖過生命的種種關卡,抵達心靈平靜的彼岸,你便能保持心靈的寧靜,多一份圣潔與執著,讓我們身邊飄過那沁人心脾的樂風!
上一篇:格子間里的減壓操
下一篇:洗滌心靈,讓自己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