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孤僻無人能懂
孤僻心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合群、不能與人保持正常關系、經常離群獨居的心理狀態。在日常交際中,主要表現為不愿意與他人接觸,待人冷漠,對周圍的人常有厭煩、鄙視或戒備的心理。當然,有著孤僻心理的人猜疑心比較強,容易神經過敏,做事喜歡獨來獨往,不過也免不了被孤獨、寂寞和空虛所困擾。
孤僻者缺乏朋友之間的歡樂與友情,交往需要得不到滿足,內心很苦悶、壓抑、沮喪,感受不到人世間的溫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很容易消沉、頹廢,不合群。由于缺乏群體的支持,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憂心忡忡,容易出現恐慌心理。假如這樣的消極情緒長時間困擾自己,就會損傷身體,嚴重的還會有輕生的念頭。
小王是一名戰士,下士軍銜,不過大家都說他性格怪異、冷漠,很少看到他與戰友們嬉笑打鬧,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個人,喜歡溜邊,一個人總是待在一個角落,成為部隊熱鬧生活的旁觀者。由于他不愿意和別人交流,開會也很少講話,除非點名叫他,否則是看不到他舉手的,而且他在說話時總是語速很快,很緊張、很小心翼翼的樣子。戰友們都很難了解小王內心的想法,而小王平日在部隊里也是一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
有一天,領導看到4個戰士在球場上打球,領導叫上小王說去打球,小王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去,我又不會打?!边@就是拒絕交際,領導說:“好,你不打,陪我去轉轉總可以吧,不行我們再一起回來。”好說歹說總算愿意去了,到了球場,大家都在喊“小王,下來一起玩”。小王不吱聲看著領導,領導先下去,他在場邊看領導和戰友們打,球場上5個人肯定分不均勻,領導說:“你來吧,不然人不夠,你夠點兒意思?!毙⊥跽f:“我不會,打不好?!边@時小王就處于“不想交際”了。領導說:“就一次,下次我喊其他人,你就陪我們打一次,打一會兒就回去了。”小王不吱聲,戰友和領導又喊了幾次,終于把他拖下來了。
小王算是勉為其難開始進入球場了,當戰友們看到他有好位置的時候,就把球傳給他,讓他投,他遲疑了,戰友們都鼓勵他投,說他位置好,趕緊投,他才把球投了出去,當時他離球框很近,而且沒有防守,球進了,大家都說看不出來啊,小王還留了一手。他害羞地笑了,很快又閉上了嘴巴,還是那副冷漠的樣子。后來在戰友們的“配合”下,小王又進了幾個球,而且不用戰友們說就會自己主動投球。打了一會兒,大家都累了,就坐在球場邊上東一句西一句地聊,不過話題離不開“小王球打得不錯”,看他冷冰冰的臉上因為害羞而紅紅的,戰友們猜測其心里肯定是在想“其實挺好的”。后來打球,小王都主動來了。
小王就是典型的孤僻心理,符合孤僻心理所有的性格行為。其孤僻心理是如何產生的呢?原來,小王的父母在其幼年時死于一場火災,他從小就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火災的發生,給小王留下的不只是身上被大火燒傷的痕跡,而且還有不完整的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小王給自己畫了一個圈,給自己定了性并增加了心理暗示,由于自我的羞恥感、屈辱感不斷增強以及自我否定意識的不斷形成與加劇,他表現出了消極的自我評價,對身邊人的戒備心理就開始產生。隨著消極的自我暗示的不斷出現,小王的情商扭曲,慢慢形成逃避現實、孤僻自卑、謹小慎微、容忍退讓的懦弱性格。
孤僻心理的產生來自多方面的因素:青年時期的心理特點使得孤僻心理在青年人中比較多見。青年人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世界觀和人生觀剛開始建立,自認為已經長大成人,經常委屈地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有一種莫名奇妙的孤獨感;一個缺乏強烈事業心的人會有孤僻的心理;通常情況下,內向性格的人容易孤僻,因為他們的自我中心觀念比較強,內心深處對外界有強烈的抗拒感,往往對外界事物和周圍人群表現得很冷漠;童年的創傷經驗,如父母離婚、伙伴欺負等不良刺激,都會使他們過早地接受了煩惱、憂慮、焦慮不安的不良情緒體驗,會使他們產生消極心境,最終形成孤僻的性格。
孤僻者本人要對孤僻的危害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打開自己緊閉的心扉,追求人生的樂趣,擺脫孤僻的困擾,同時正確地認識別人和自己,努力尋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孤僻者在認識自我方面有的覺得自己比別人強,總想著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而看到別人的缺點,自命不凡;有的則比較自卑,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怕被別人嘲笑,而把自己封閉起來。其實,這兩者都需要正確地認識別人和自己,多與別人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享受人與人之間的友情。
性格孤僻的人應該多與那些性格外向的人交往,讓自己的情緒受到感染,也使自己變得開朗起來。這樣一來,在每一次交往中都會有所收獲,豐富知識經驗,糾正知識上的偏差,一方面獲得了友情,另一方面還愉悅了身心。
啟示
假如我們在交際方面顯得比較笨拙,可以看一些有關交往的書籍,學習交往技巧,同時多參加正當、有益的集體活動,如郊游、跳舞、打球等,在活動中慢慢培養自己開朗的性格。
上一篇:健康飲食,健康減壓
下一篇:再好的想法,也要行動才能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