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會昌山頂毛澤東吟詩 嵐山嶺上陳士榘對句
——毛澤東與陳士榘在會昌
陳士榘:1909—1995年,湖北省荊門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華東軍政大學副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部長、教育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顧問。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948年3月陳士榘與陳賡在洛陽戰役前線
1934年夏天,第五次反“圍剿”不斷失利,中央根據地壓縮得越來越小。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早已被王明路線領導者排擠出紅軍領導崗位,改任蘇維埃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來到會昌城東文武壩,參加粵贛省委擴大會議。大概因為陳士榘是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跟隨毛澤東上山的吧,他被安排接送毛澤東。
7月下旬的一天,天剛微亮,毛澤東在一些同志的陪同下,登上會昌山(又名嵐山嶺)。他舉目四望,但見高峰顛連,群山含黛,莽莽蒼蒼。于是沉思片刻,即景賦詞一首,吟道: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毛澤東吟罷兩句,稍作停頓。其時,吟詩的語氣像是講話,又像是自語,非常隨意又很感親切。
陳士榘想到中國有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俗語,于是,靈機一動,像學生回答老師,硬邦邦地大膽插上一句:更有早行人。
毛澤東并沒有理會陳士榘的打岔,他凝望著遠處的山嵐,神情凝重,激昂地接著剛才的句子高聲朗誦道:
踏遍青山人未老,
會昌城外高峰,
風景這邊獨好。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
更加郁郁蔥蔥。
聽完毛澤東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革命詩句,陳士榘感到很不好意思,滿面緋紅。后來有人開玩笑說,陳士榘對詩毛澤東!他感到更難為情,心里想哪里是對詩,分明是打岔。
然而,毛澤東并沒有因陳士榘的打岔而影響自己的詩情,他任自己的豪情信馬由韁,一氣呵成了那首著名的《清平樂·會昌》。陳士榘深為毛澤東偉人的氣度和豪邁的情感所折服。
陳士榘望著仍然陶醉在詩意之中的毛澤東,不禁問道:“主席,你這首詩叫作什么?”
毛澤東指著腳下的會昌:“這不叫詩,叫詞,《清平樂》詞,我給它取的名叫‘會昌’。”
就是這首詞使陳士榘知道了什么是詩,什么是詞。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陳士榘感覺到毛澤東作為一個領袖人物的非凡氣度。
當時,革命形勢異常危急,處于生死存亡的危險邊緣,毛澤東在黨內也受到了嚴重的排擠,無事可做,但是毛澤東卻以一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態度去面對,這在陳士榘的腦海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上一篇:《兩岸猿聲啼不住·汽笛一聲到公安——毛澤東與楊尚昆在江輪上》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莫道敝人功業小·北京賣報賺錢多——毛澤東續喬冠華打油詩》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