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馮(féng)
9 馮(féng)
【尋根溯源】
馮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來源于姬姓,為周文王之后,周文王的兒子畢公高有個后裔叫畢萬,他的孫子有一支被封在馮城(今河南滎陽),其后人以邑為姓,世代姓馮。二是來源于歸姓,是馮簡子之后。春秋時鄭國有個大夫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姓。
【變遷分布】
先秦時期,馮氏已經有遷徙居住于今山東者;而三國以前,馮氏還有遷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馮氏則分布在今內黃、寶豐、焦作、南陽、安陽等地,其中潮陽為當時的大族。晉代末期,已經遷入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并在始平(今陜西興平東南)、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潁川(今河南許昌)、上黨(今山西長治)、京兆(今陜西西安)、弘農(今河南靈寶)等郡縣形成望族。到了漢唐時期,馮氏繁衍的很快,從原來的發源地陜西,發展到了現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宋代時期,以四川、河南為多。明代時期,主要在山東、浙江、廣東發展,在今以廣東、河北、河南為最多。
【名人薈萃】
馮諼:戰國時期一位高瞻遠矚、頗具深遠眼光的戰略家。齊國(今屬山東省)人,曾輔佐孟嘗君。在孟嘗君遭齊王猜忌時,游說國君,使之威名重立。通過“薛國市義”、營造“三窟”等活動,馮諼為孟嘗君立下了汗馬功勞,使其政治事業久盛不衰。
馮異:東漢開國名將。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東)人。“云臺二十八將”之一,征西大將軍,被劉秀封為陽夏侯。
馮夢龍:明朝文學家、戲曲家。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他的作品比較強調感情和行為,最有名的作品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三言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
馮子材:晚清抗法名將。廣西欽州人。咸豐間從向榮、張國梁鎮壓太平軍,同治間累擢廣西提督。中法戰起,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大敗法軍于鎮南關,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卒謚勇毅。
上一篇:百家姓《蕭(xiāo)》姓起源
下一篇:國學《27年成一書——《本草綱目》》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