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虞(yú)
161 虞(yú)
【尋根溯源】
虞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媯姓,系舜的后代。舜將王位傳給大禹后,禹封舜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號有虞氏,虞國滅亡后,其子孫就以虞為姓。二是源自姬姓。周朝建立后,武王把舜的后裔封于陳,另將二伯仲雍的后代封于虞,其后人也以虞為姓。
【變遷分布】
早期活動在中原。漢代以后,在陳留郡(今河南開封東)形成虞氏望族。唐代以前,已經播遷到今山東巨野、郯城,浙江紹興、余姚、富春,湖南長沙等地,尤其是浙江余姚即當時的會稽郡,成為虞氏較為集中的地區。宋代以后,分播在山西、江蘇、浙江、四川、江西等地。當今其播遷的范圍更加廣泛,但江浙依然是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
【名人薈萃】
虞翻:三國時期東吳學者、官員。會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他本是會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投奔孫策,自此仕于東吳。他于經學頗有造詣,尤其精通《易》學。
虞世南:唐初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越州余姚(今屬浙江省)人。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故世稱“虞永興”,享年81歲,賜禮部尚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
虞策:宋代大臣。杭州錢塘人(今浙江杭州)。登進士第,調臺州推官、知烏程縣、通判蘄州。歷任監察御史、戶部侍郎、刑部尚書、戶部尚書、樞密直學士、龍圖閣學士,66歲逝世,贈左正議大夫。
上一篇:百家姓《霍(huò)》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萬(wàn)》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