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黎(lí)
262 黎(lí)
【尋根溯源】
黎姓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源自祝融九黎。黃帝時候,南方九黎部族在與中原部族的交戰中,他們有的留居中原,有的遷居江漢之間。留駐中原者所建立的黎國為商所滅。西周初年,武王又復建祝融之黎,春秋時被赤狄所滅,黎君送奔衛國。后又復建黎國于今山西黎城,春秋末又被晉所滅,其子孫以國為氏而姓黎。二是源自子姓。商武丁滅祝融之黎而封其子于黎(其地在今山西省長治一帶),商末為武王所滅,其后人也以國為氏而姓黎。三是他族改姓者。
【變遷分布】
早期活動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一帶,后在京兆郡(今陜西西安)形成黎氏望族。宋代時期,分布在湖南、四川、江西的黎姓較多。明代時期,則在江西、廣東以及湖南、四川、湖北形成黎氏密集區。當今仍以廣東、湖南以及廣西、安徽、江西、四川等南方地區為黎氏重點分布區。
【名人薈萃】
黎明:宋代名士,以孝友信義之高品受人贊賞。
黎公真:元代官吏。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擁戴,時民畫其像于學舍,以表思念。
黎民懷:明代著名詩畫家,擅長詩、書、畫,時稱“三絕”。
黎簡:清代著名書畫家,擅畫山水,畫法得元代四大家之妙。
黎庶昌:清末外交家、散文家。歷任駐英、法、德、日四國參贊,又為出使日本大臣。著有《拙尊園叢稿》,編有《續古文辭類纂》。
上一篇:百家姓《郜(gào)》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薊(jì)》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