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最先在英國發生的產業革命,是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制度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的革命,它既是生產技術上的根本變革,又是社會關系上的根本變革,對英國、歐洲、乃至全世界,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產業革命之所以發端于英國,首先是因為英國最先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政體,從而為產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政治條件。其次,資產階級利用手中的政權,繼續開展圈地運動、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為英國資產階級積累了巨大財富,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外市場,這是產業革命得以在英國最先進行的重要經濟條件。第三,在十七世紀前半期,許多英國科技人員走訪了歐洲大陸諸國,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引進英國,培養了以牛頓為代表的一代人材,在英國皇家學會的組織和推動下,取得許多杰出的科學新成就,為產業革命的開始,奠定了理論基礎。第四,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長期發展,使分工日益精細,勞動工具更加專門化,同時還培養了大批技術工人和領導人才,為向大機器生產的過渡準備了物質技術條件。
英國產業革命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在1730-1760年的第一階段中,是以紡織工業手工機械化為中心,發明和使用了飛梭、珍妮機、騾機和織布機等,使棉紡織品的生產量提高了幾倍或十幾倍。但以水為動力的紡織機械,有許多缺陷,不能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因此,人們開始尋找高效率的動力機械。蒸汽機的發明,把英國產業革命推進到第二階段。蒸汽機的發明經過了許多國家的眾多人的努力。英國人瓦特(1736-1819)起了杰出的作用。1765-1784年,瓦特經過二十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雙動旋轉式蒸汽機的發明。隨著蒸汽機的不斷改進,應用范圍日益擴大,它已從為礦井抽水,擴大應用到紡織、冶金和交通運輸等一系列工業部門,出現了許多以蒸汽為動力的機器。1802年制造了用蒸汽機拖動十噸貨物的小機車。1814年工人斯蒂芬斯制成第一臺蒸汽機車。1825年建成第一條鐵路。由于利用蒸汽動力鼓動風箱,大大提高了冶鐵的質量。優質鋼鐵的使用,使以木材為主體的機床改為鐵制。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出現了可供精加工的鐵制蒸汽動力車床、鏇床、刨床和銑床等。1830-1840年間,英國各主要工業部門已用蒸汽動力的各種機床武裝起來了。用機器生產機器,標志著產業革命的完成。
英國產業革命推動社會生產力飛躍發展,使各主要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和生產量都成倍、成十倍地增長,使英國工業在世界上遙遙領先,獲得了“世界工廠”的美稱。產業革命也導致了英國經濟地理和人口結構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工業區,大批人口從農村遷居城市。從社會的角度看,產業革命造成了階級關系的深刻變化。隨著工廠制度的確立和發展,產生了兩個新的相互對抗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居民中的一切差別都簡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工人階級從產生那天起就開始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破壞機器的盧德運動就是最初的斗爭形式。產業革命也推動了日益強大的工業資產階級在十八世紀下半葉掀起了爭取政治權利和社會改革的資產階級民主運動。從英國發端,繼而波及歐美大國的產業革命,對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系列弊病,如工人農民的貧困、失業和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等。
上一篇:英國1926年總罷工
下一篇:英國圈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