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年代末期開始,蘇聯科學院就組織經濟學家編寫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斯大林十分重視這一工作,認為編寫一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不僅對蘇聯的青年是需要的,而且對于各國共產黨人以及同情共產黨人的人們也是特別需要的。1951年,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未定稿編寫完畢,根據斯大林的倡議,蘇共中央于11月舉行了經濟問題討論會,對未定稿進行了專門討論。當時,蘇聯已經醫治了戰爭創傷,并且取得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大勝利。社會主義的發展提出了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如何進一步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問題。《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涉及了這些問題,而“未定稿”的討論,又促進了蘇聯理論界進一步探討這些問題。在討論會上,出現了不同意見的爭論。斯大林始終注意這些基本問題的討論,他仔細閱讀了討論會的全部記錄,針對部分經濟學家中流行的各種見解,在總結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基礎上,回答了討論會上的爭論問題,對一系列經濟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初以《對1951年11月討論會有關的經濟問題的意見》和《答亞歷山大·伊里奇·諾特京同志》、《關于爾·德·雅羅申柯同志的錯誤》、《答阿·符·薩寧娜和符·格·溫什爾兩同志》為題,發表在《共產黨人》雜志1952年第18期上。同年10月3-4日的《真理報》以《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為總題目,轉載了上述文章和信。隨后出版了單行本。
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中,斯大林批判了那種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關系與生產力已不再存在矛盾的觀點;重申了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的客觀性,批評了一些人在對待經濟規律問題上的唯意志論和機械唯物論的錯誤;指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商品和商品生產,以及價值規律的作用范圍;闡述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擴大再生產的規律、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基本條件等問題。本書從理論上系統地總結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經驗,澄清了一些模糊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反對把生產資料列入商品的范疇,片面強調生產資料的優先增長等。
上一篇:蘇聯一九五〇年關于語言學的討論
下一篇:蘇聯一九四七年的哲學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