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東侵是西歐封建主、意大利城市商人和羅馬教廷對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國的侵略戰爭,這場戰爭從1096年到1270年,持續將近兩個世紀之久。它是西歐封建社會內部矛盾的必然結果。十一世紀以后,西歐城市逐漸興起,國內外貿易也隨之發展起來。東方各國的奢侈品、貴重物品等源源不斷地運到西歐,這些都大大刺激了封建主的奢侈欲望。然而,這些欲望僅僅依靠領地的剝削所得是不能滿足的。他們迫切要求新的領地和財富,因此都把目光注向東方,熱衷于十字軍的侵略活動。西歐城市商人,特別是意大利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等城的商人,是十字軍東侵的積極推動者。他們希望奪取東方的港口和市場,排擠貿易上的勁敵拜占廷和阿拉伯商人,以保持自己的商業優勢。因此,他們供應十字軍船只、糧食和武器,參與十字軍占領地區的瓜分。羅馬教廷是十字軍東侵的組織者和倡導者。教皇把侵略東方看成是擴大權勢和增加教會財富的絕好機會,企圖乘機控制拜占廷的東正教,迫使東方的穆斯林改信基督教。此外,東方各國局勢的變化,也為十字軍東侵造成了有利條件。阿拉伯帝國早已分裂,塞爾柱突厥興起后,不斷擴張領土,致使拜占廷帝國實力大為削弱。這就給教皇打起宗教旗號,以收復“圣地”為口實,而為其達到真正的政治目的提供可乘之機。十字軍東侵前后發動多次,而第四次十字軍東侵充分暴露了發動十字軍的真實目的和十三世紀初西歐各國與拜占廷之間的尖銳矛盾。
在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時代(1198-1216年),教廷在西歐各國的勢力極為強大。當第三次十字軍失敗之后,他就著手組織第四次十字軍遠征。這次遠征的參加者決定從威尼斯出發,以便利用威尼斯的海軍,最初的目標是進攻埃及。威尼斯商人決定利用十字軍的力量,以打擊商業勁敵拜占廷。于是威尼斯總督恩利克·丹多洛同十字軍首腦締結協議:威尼斯負責用船運輸十字軍的四萬五千名騎兵和兩萬步兵;十字軍要付給威尼斯八萬五千銀馬克的巨款作為報酬。威尼斯總督為保證協議的履行,把到達威尼斯等待出征的十字軍,用船運到威尼斯的一個荒島(利多島)上,要求十字軍交足協議規定的全部款額。但十字軍只能付出五萬一千銀馬克。威尼斯便提議以占領達爾馬提亞的扎達爾作為抵償債務的條件,以此達到削弱其商業對手的目的。盡管扎達爾的居民也信奉天主教,但十字軍還是接受了威尼斯的提議,于1202年11月攻占了扎達爾城。正當十字軍整裝待發以實現其下一步計劃之際,拜占廷發生的政治事件,使十字軍的計劃發生大轉折。十二世紀末,拜占廷已十分衰弱,內憂外患,連綿不斷,使帝國處于分崩離析的境地。鑒于這種情況,威尼斯人夢想完全統治博斯普魯斯海峽。威尼斯與埃及貿易頻繁,所以也不希望十字軍進攻埃及。丹多洛與十字軍首領孟菲拉公爵卜尼法斯相勾結,密謀改變進攻方向。1202年拜占廷被廢位的皇帝伊薩克二世的兒子阿歷克塞來到扎達爾,請求十字軍幫助恢復拜占廷的“合法”皇位。這個要求給十字軍首領,特別是威尼斯人,改變進攻方向以有利借口。在阿歷克塞應允給予二十萬銀馬克優厚報酬的條件下,十字軍很快就向君士坦丁堡進發了。1203年6月末,十字軍的艦隊開到君士坦丁堡。伊薩克重登帝位,不久死去。他的兒子阿歷克塞繼位后,開始征收許給十字軍的金錢,到1204年春只能搜羅到款額的一半。可是人民發動起義,拒絕償還皇帝的欠款,推翻阿歷克塞的統治并把他處死。十字軍看到阿歷克塞應允的酬金已經落空,遂于1204年4月13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對全城大肆劫掠。多數居民被屠殺;圣索菲亞教堂的金銀飾物和豪華物品遭到劫掠;幾十座完美的古代雕刻遭破壞;藏書極為豐富的君士坦丁堡圖書館化為灰燼;許多藝術珍品被竊運到西方,用以裝飾官邸和教堂。十字軍劫掠金銀財物不可勝數,僅分給十字軍兵士的財物,其價值就達四十萬銀馬克。十字軍接著又占領巴爾干半島,并在這里建立了拉丁帝國。拜占廷帝國的領土從此被弄得四分五裂。在第四次十字軍遠征中威尼斯人獲益最多,他們吞并了從前拜占廷的相當大的一部分領土,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的一部分,阿得里亞海和馬爾馬拉海沿岸的多數海港。此外,威尼斯人還占領愛琴海上的許多島嶼,伯羅奔尼撒的西南部以及克里特島等。盡管拉丁帝國存在的時間不長(至1261年),但由于第四次十字軍的蹂躪,拜占廷昔日的繁榮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上一篇:第二次鴉片戰爭
下一篇:第四次文代大會